二、抓功

抓功,是秘宗拳东北派技击实用功法中,训练传统单操技法的同时,所必练的筑基内容,有提高指、掌抓握力,增强臂、掌击力与抗击能力及充盈内气,刚 柔兼备,强化自身整体内劲的显著效果和作用。现将此功法之六式练法介绍如下:

第一式:穿云拨雾式

预备动作:两臂下垂自然站立,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肩宽,心静气平片刻。

两手握拳,拳心向上,屈肘抱于腰部两侧。两脚间距稍扩,屈膝半蹲成骑马式。

右拳放松自然变成仰掌,斜向左肩前方穿出。穿时,由掌带臂边穿边内旋, 使掌心由向上旋成向下再向右。

此时,右掌五指抓成爪状,犹如抓握着一个既大且重的铅球向右平搂拨, 并有逐渐加力欲将五指抓进球内的意念。当搂拨至右体侧时,上臂也随之内旋, 使爪心稍向上后,立即松肩外旋成爪心向下。

右爪直臂于体右侧,高与肩平,再稍屈肘弧形自然降下;待臂下垂后,右 爪外旋爪心朝前使前臂上抬与腰平,右爪紧紧抓握成拳收回腰侧。

左手动作同2、3,唯左右方向相反。

左右交替,连续循环抓练。

第二式:擎天抓地式

预备动作同上式。

右穿左抓:两前臂抬起于腹前,两手成掌,左上右下掌心相同。

左掌抬至右肩前。右掌指向上,掌心向右,从左掌腕拇指处与右胸之间向 上穿出,且边穿边内旋360度,仍使掌心向右,并尽量向上抻伸右臂,有指尖擎 于天之意念。同时,左掌在右腋下成爪,五指着力如抓铅球状下行至腰腹部时, 边贴腹向左腰侧带回,边外旋翻腕使爪心向上,用力抓握成拳。

右掌成爪向右体侧直臂落下,且边落边逐渐加力抓至下垂后,爪心旋转向上, 并用力抓紧成拳收回腰间。

完成3的同时,左拳松成仰掌并直臂移至左体侧后,向上托起。

当托过头高时,掌心向右,继续右行至右肩前时,掌心向下。

重复2、3、4、5,循环连续穿抓。

左穿右抓:,同右穿左抓中1—6的动作与要求,唯左右方向相反。

第三式:开胸抱月式

预备动作同上式。

两手成掌、掌心向内,左外右里交叉于胸前。

两掌同时翻转成掌心向外,两肘抬起高与肩平,左右撑肘开扩胸部,同时 缓缓吸气扩充胸腔。

两掌成爪,继续向左右用力搂抓至两臂抻直时,再外旋使两爪立起,爪心 向侧。

两臂慢慢垂下,同时缓缓吐气,两爪逐渐加力相对合拢。要求两臂含力抱圆, 两腋支空后,再两爪紧抓成拳,配合缓缓吸气,收回腰侧。

如上反复连续抓练。

第四式:回头望月式

预备动作同上式。

左转左抓式:向左转体,两手掌心向上随之端起,左掌慢慢向左侧后上方 撩起,眼随掌走拧腰回头仰望;右掌置于左胸前。

当左掌高过头的同时,两掌随即翻手成爪,用力向下抓拉,同时屈膝向右 转回。

两爪随转体收于髋侧,直膝垂臂收式。

右转右抓式动作及要求同左转左抓式,唯左右方向相反。

左右两式反复交替抓练。

第五式:力拽千斤式

预备动作同上式。

左脚向左侧开步约一肩半宽,两手提起于右肩前方成爪,爪心向外。

向左转体的同时,两爪逐渐加力抓成拳,并继续拧腰右转成左弓步,两拳 紧抓力拽于左肩前方后,缓缓松拳成爪,爪心向外。

动作要求同2,唯左右方向相反。

左右连续交替抓练。

第六式:甘露灌身式

预备动作同上式。

两手放松成掌,使掌心朝上,直臂向体侧慢慢往上托起,配合缓缓吸气并 托过头顶高度后,两掌指尖相对,掌心罩住头顶。

片刻后,两掌从脸前下按,并缓缓吐气。当按至胸前时变爪,且逐渐加力 抓至小腹前时,已紧紧握拳成双对拳式。

如此反复连续抓练。

三、 揉球功

揉球功,是练习两手黏贴随合力之内劲的柔骨软功。

初练时,先选用球体直径较小、重量较轻的黄泥球或水泥球,日久再逐渐换 成直径大且重量大的球体,甚至采用铁质或铜质的实心球。

习练时,将球放在如腿高的平案上,运用抓、挤、拨、刁、推、带、搂、搓 等揉搡手法,以手掌捂按贴住球面且随球在任意圆形滚动过程中,且黏且变,使 球体前后左右的旋转滚动,皆始终不离手的控制;揉球动作看起来虽然缓而柔, 但配合内气而运行,使周身上下内力充盈,三节四梢皆为发动,筋骨关节柔活而随, 随球黏贴力从脚生;内劲由腰而传,贯穿内外三盘,达及肩、臂、肘、腕、掌、指、 球,使功之有素者,揉球柔身节节通顺。

习练揉球功之法,有单手揉球功、双手揉球功和单球、双球,或者一大一小二球, 称为子母鸳鸯球等多种揉球练法。

四、 轻身功

轻身功,是专为练习轻身的软功内壮功法。

传统中说的轻身功高超且玄妙,但许多法术却非常人所能有成,以至后人惊疑, 也令世人迷惘;时有痴迷者实践未成而长叹:“不是仅仅有铁杵磨针之功就能奏 效之……”所以,轻身功中一些高深超人的法术,在当今也只能是流于传说罢了。

然而,轻身功里确有另一些现代仍可采用的、训练轻身的有效功法。如:负 重训练、走砖走沿、跳坑等方法。具体练法是:将内装黄沙或铁砂的布袋,背缚 于身或者捆绑于两小腿上,初始布袋不宜过重,进行正常的行走、跑跳和习武练 功,在渐增次数及高度的同时,逐步加大沙子的重量,如此不断地提高适应能力, 在一定的负重量中,仍能使自身技艺发挥自如时,再增加一些难度。

走砖:将单砖间隔地平铺于地面,形成多种路线,当身缚沙袋在砖上行走 适应后,即可逐渐加沙,加速跑跳而不踏空者为上。

走缸沿:初练时,身缚沙袋在一口灌满水的阔口大缸沿上行走。半个月后, 从缸中舀走一大瓢水并同时向袋内加沙少许,再走练半月,又水加沙,至缸中 水尽,还能于空缸之沿上行走自如时,可换缸为大笸箩。

走笸萝:练法同走缸沿,只是易水为沙,换缸为大笸箩而已。

跳坑:此为提高跳跃能力之有效功法。初练时,身缚沙袋垂手立于比地面 低尺许的坑内,随意上跃反复跳之。半月后,坑可挖深寸许,同时袋内加沙少量, 又半月后,可再行挖深和加沙,如此反复跳跃即可增强弹跳能力。当然,有现成 适当的土坡或台阶可利用就更简便了。

五、 拧卷功

抒卷功,为专练上肢悬劲和两手抓劲的外壮硬功。

拧竹筷

选用30或36支方形竹筷紧紧扎成一束,使竹筷之间没有丝毫可动之隙。两 手各握其一端,左手内旋,右手外旋,向相反方向全力旋转拧卷。初练时,至少 15次以上,然后向相反方向旋转拧卷15次以上,每日数遍。十天后,可逐渐增加 次数。

拧棒卷坛

在直径一寸半、长约八寸的木棒正中处穿一个透孔,将一个双耳坛子用绳子 拴好,再用另一根绳子在拴坛耳绳的中间处系牢(注意保持坛子的平衡),将绳 头穿过棒上的透孔拴牢。练时先站成骑马式,两手端起如肩平后拧卷木棒,使坛 子被逐渐抒卷上升,再反方向拧卷降至原位,至少各做15次。初练时,坛内可加 些沙子共重四五斤,十日后可逐渐增加沙子的重量和拧卷次数,要循序渐进勤练 不綴。

六、 背拉功

背拉功,是为习练两手的握拉力,膀臂的抖力、拽力及腰背力,使上肢与腰 背等发劲,动作由柔至刚,练出全身猝然而出的脆劲、整劲,达到具备刚猛爆发 力的有效功法。背拉功是其他门派很少见的独特功法,是东北派必练的、通过双 手两臂使整劲上身入骨的功法。

背拉沙袋

取长约丈二、粗寸许,由线麻或结实布条编制的大绳,将绳子穿过固定于距

地面4至5尺高的滑轮后,拉绳的一端将重五六十斤的沙袋拴牢。

习练时,两脚幵立、背向站于滑轮处三步以外,用单手或双手握紧拉绳的另 一端,使绳子抻直搭在一侧肩上。然后气沉丹田,使腰背、胯腿、手足,上下同 时、协调一致,猝发全身的整劲,向另一侧猛然转腰抖拽背拉大绳,或做登山式 或骑马式或踏机式等步型,使沙袋从地面被拉吊起来,接着放松拉绳回原位再做, 如此反复背拉。其后再将拉绳换搭另一肩上重复习练。练前须注意先做好全身特 别是腰背与上下肢的预备活动,练中的背拉次数要逐渐增加,沙袋重量和用力速 度也因人而异,但皆要由轻到重,由缓到猛。

抖拉大绳

取长八至十丈、粗寸许,由线麻编制的大绳,将绳子一端牢牢固定于距地面4 至5尺的高处,然后再将绳子抻直,放于地面。

习练时,两脚开立,用单手或双手从地面上拿起大绳的另一端,面向绳子的 固定点站好。这时的绳子,除两端及近两端的一段外,其余部分仍然在地面上。 此时,要气沉丹田,使腰背、胯腿、手足,上下同时、协调一致,以迅猛之势, 猝发全身的整劲,向一侧猛然转体发力,使双手握紧绳端,随即向斜上方将大绳拉、 拽、抖起,或做登山式或骑马式或踏机式等步型,使大绳拉平、拉直而全部离地, 一气呵成。然后再换另一侧反复习练。待用单手也能抖拉起大绳时,其腰背臂力、 手的抓握力以及爆发力和全身协调的整劲必然超群不凡。

浏览1,25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