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中的常用术语都是什么意思解答


九、技击、把法、角抵、身型、身法、走镖|中华武术中的常用术语都是什么意思解答





技击旧称搏击。战胜对手的技艺和能力,分徒手和器械两 种。“吾国技击之学,发端于战国,昌明于唐宋,盛极于明 清。”见《拳经》。又是古代对武术的一种称谓。



技击家系指具有全面的武术技击理论和丰富的武术技击技 能,并在实践中取得辉煌成就者。



把法“把”系指武术长器械除刃、尖、稍、杆外的另一 端。用“把”作攻防技法称为“把法”。



角抵古代搏斗形式之一。亦称“觳抵”。起源于战国,兴 盛于汉代,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唐周缄 《角抵赋》载“前劲后敌,无非有力之人,左攫右拿,尽是 用拳之手”。与摔跤很相似。



身型一般指在武术运动中静止动作的姿势,或是运动中短 暂的、相对静止的姿势。



身法系指武术运动中躯干部位的变化方法。一般表现为闪、 展、腾、挪、俯、仰、屈、伸、吸、缩、吞、吐等。身法的 变化多主宰于腰,因而有“腰似车轴”和“腰蛇行”之说。 听劲指用肌肉的感觉体察对方动作的运动方向、用力的大 小和攻防意图。



走镖指向德局交纳一定保护费用后,镖局派镖师将货主所 送押的行李和财物护送到目的地。





浏览1,48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