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丹经武学的修持阶段,是先练动功后练静 功。先练动功是通过运动的方式,打开周身的关窍要 道,以利于真气在体内运行。体内的真元之气,像流水 一样,按照水流的渠道遍布周身,这个渠道内系人的脏 腑,外通人身肢节、骨骸、皮肉,即是古人在传统的祖 国医学中所言的经络。练习太极拳的第一步则是宣和气 血,疏通经络,继而达到练功的目的。
形乃人之体魄,炼为改变身心之过程,炼形二字是 通过特种锻炼的方法,使身心体魄得到应有的改善,因 而称之为炼形术。
导引是在炼形的同时,改变人身内在之潜能,使经 络、脏腑、筋骨、皮肉、毛发等部位随着功法的变化得 到应有的改善。
小炼形功法源于古代的导引术,是祖国丹道武学的 基础。其原理是调动内气、顺其自然、分宫剖析等方 法,外练筋骨皮肉,内凝真元精气。调动营卫之气,对
症导引,疏通经脉快,效果显著。
由动功人手的小炼形,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功效, 且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简单 易行、随手奏效的小功法,古人把它称之为“小炼形”。 顾名思义,是通过锻炼的手段,达到调节人身的形体过 程,这个过程就是小炼形的修持过程。
小炼形针对性很强。它先通过局部合理、有节奏的 运动,来疏导练功过程中较难畅通的经脉穴道,然后进 行局部的气机循环、导引,使练功之人短时间内能尽快 调整气血运化,进入正常的锻炼。如“金锋抖肘”,动 作简单,只通过阴阳手的转换,两臂向后抖动及肩关节 的滚转力,就调整了膻中、夹脊、大椎、肩井、云门、 章门、期门等穴道。
活动了内脏,调整了呼吸,扩大了胸、肺容量,使 人身体的上半部得到了改善。而“跨虎横云”及“提龙 腿”,又疏导命门、会阴、涌泉等穴道,调节了足三阴、 足三阳的气机交注,注重疏通下肢的经穴脉道,使气机 左进右出,右进左出,以利于下步行功。而“摇身掌” 又是通过拍打、振动的形式,进行全身调节,使膻中、 夹脊、丹田、命门,通过掌的发力,产生振动与共鸣, 迅速向外扩散,使阳刚外越,是调整周身气血巡行的最 佳方法,而且又是强壮筋骨的一种排桩办法。“醉翁扑 蝶”“虚弥振翅”等动作是通过自身的牵引及扭转来调 节周身的筋脉,提高了人体的柔韧性及内在素质,使人 矫健、灵活。通过导引开通了周身的经络,达到气与力 合,为内功运转、武技演化奠定了基础。
浏览78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