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拳种之一。亦称“行意拳”。源
自“心意六合拳”。该拳讲求“象其形,取其意”; 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内意和外形 高度统一,故名形意拳。
据考证,形意拳为明末清初山西蒲州诸冯 里北义平村(今永济县尊村)姬际可(字龙峰, 602?1680)所创。姬曾南游河南少林寺、洛阳 等地习武学艺,有成后又传艺给曹继武;曹传 山西戴龙邦、河南马学礼;戴再传河北李洛能, 逐渐发展形成山西、河南、河北三个流派,三种 风格。其中山西派拳势紧凑,劲力精巧;河南派 讲求拳势勇猛,气势雄厚;河北派则拳势舒展, 稳健扎实。在内容上,山西与河北相近,以三体 式为基本桩法,以“五行拳”(即:劈、崩、钻、炮、 横五拳),“十二形拳”(目卩:龙、虎、猴、马、鼉、 鸡、鹞、燕、蛇、駘、鹰、熊十二形)为基本拳法; 河南的基本拳法为十大形(即:龙、虎、鸡、鹰、
105
3.右崩拳 4.左崩拳3.右崩拳 4.左崩拳2.劈拳右起左落式(?)2.劈拳右起左落式(?)(徐伟军)(徐伟军)
3.右崩拳 4.左崩拳
3.右崩拳 4.左崩拳
2.劈拳右起左落式(?)
2.劈拳右起左落式(?)
(徐伟军)
(徐伟军)
蛇、马、猫、猴、鹞、燕十形)。套路有五行连环、 四把、八式拳,十二横捶,出人洞,五行相生, 龙虎斗,八字功,杂式捶等;对练套路有五行 炮(五行相),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挨身 炮〉,九套环等;器械套路有行步六剑、五行 剑、连环剑、十二形剑、三合刀、连环刀、连环 棍、五行枪、连环枪、六合枪、凤翅镋等。
形意拳主要流传北方等地,在南方各省 亦多有习练者。虽风格特点有别,但其拳理、 技法大同小异。对动作姿势的要求均讲求:头 要上顶,颈要竖直;肩要松,肘要坠,腕要塌, 掌要撑,拳要紧;背要拔,胸要含,腰要塌 (立),脊要正;胯要缩(不挺出),膝要扣,足要 平稳。“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钻翻伸屈, 拧旋往返,体现出严密紧凑的上肢运动特点; 以前进之后常随跟步,退步之后常带撤步,体 现出快速沉稳的下肢运动特点。以下为形意 拳的几个动作节选:
浏览4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