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24日在《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委会
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代序)
编辑出版《中囯武术百科全书》,是件很好的事情。《中国大百科全 书》是国家级的辞书,原来在其体育卷中武术只是作为一个分支学科来 写的,现在编撰成为一部专业百科全书,我们体委很同意也很重视这件 事。
我们国家体委,无论是过去的领导,还是现在的领导,都很重视武 术工作。
第一个事实:李梦华同志任国家体委主任时,建立了武术研究院这 个机构,而且配备了比较强的干部。李梦华同志亲自兼任国际武联主 席。徐才同志任亚洲武联主席,还亲自兼武术研究院院长。请李铁映 同志任中国武术协会名誉顾问,还请曾是我们党的副主席的李德生同 志为名誉主席。
第二个事实:全国运动会项目要向奥运会项目靠拢,这个总方针是 国家体委早已确定了的。现在全囯运动会所有的非奥运会项目都取消 了,惟独留下武术。武术虽不是奥运会项目,但我们把武术看得同奥运 会项目一样重要。
为什么这么重视?第一个理由:武术不仅是一种健身技艺,而且是 中国国粹、瑰宝,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我认为它是中华文化、东方文 化、东方文明、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国家申办2000 年奥运会时,我曾反复地讲过一个思想:为什么奥运会要在中国办,就 是在体育这个领域中,把代表西方文化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代表东方文 化的中华文化融合起来,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武术,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很高的文化,是讲辩证法的。唯 物辩证法这个词虽然是近代方从欧洲传来,但是中华文化自古就充满 了唯物辩证法。如太极图的互相包含、互相交融的思想,就体现了这个 道理。人要与环境结合起来,协调发展,要天人合一,形神兼备,性命双 修。其中命是硬件,性是软件。“命”是一个客观存在;“性”就是它的一 种功能,后天附加上去的东西。武术就直接体现了中华文化性命双修、 天人合一的思想特点。
第二个理由: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一般体育。作为学术观点来 探讨,中医和西医比较,我认为中医远远高于西医,它们不在同一层次。 西医是以死人为对象,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人体分成肌 肉、骨骼、神经、血管等互不相关的孤立的部分。中医则以活人为对象, 不仅有肌肉、骨骼等这些硬件,还有它的功能,如精、气、神、经络、穴位 这些东西,即视人体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就说明中医与西医不 在一个层次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高。 但是,社会主义也好,中医也好,现在都还发展得不如那么彻底。虽然 发展水平不高,并不能说它层次低。列宁曾说过:“鹰有时飞得比鸡低, 但鸡却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类比中华武术与西洋体育也是同样的关 系。所以,我说武术与西洋体育在层次上是不同的,武术应该属于高层 次的科学,高层次的体育。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这一代中华儿女,有责任把中华文化发展上 去,不仅是层次上高,发展程度上也要比西方高。至于有的人说要把武 术打进奥运会去,我认为这句话现在可以说,也可以不说。为什么呢? 奥运会目前开展的是较低层次的运动,或许将来东方文化发展起来了, 还有更好的形式。当然,这是下个世纪的事情,本世纪是不可能了。这 需要我们去做工作,这是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家之 言,不是国家体委主任之言,只是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看法。确实,武术 是一种很容易推广、普及的健身运动,我们现在正在搞全民健身计划, 武术就是很重要的内容。从历史上讲,武术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起 了很大作用;现在,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振兴中华也 必将会起很大作用。
第三个理由:武术百科全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系列中专业百科全 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倘若专业百科全书中没有武术,将是个缺憾。所 以,我们一定要编好《中国武术百科全书》这本书。要编好它,首先要有 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还要有史料价值。要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学技术要体现在这本书上。18世 纪,欧洲曾出现过一次百科全书运动,百科全书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到 很重要的作用。把知识记录下来,肯定下来,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是百科全书的任务和作用。
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中囯武术研究院的组织下,在中囯大百科 全书出版社的指导下,全体工作人员兢兢业业,使它真正把《中国武术 百科全书》编好,真正像其他专业百科全书一样,具有科学性、权威性、 实用性,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真正是一本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百科 全书。
我祝愿大家成功,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成功!
张耀庭李杰
中国武术,自有其雏形始,在华夏大地上绵延发展了数千年,深深地植根于广大 民间。武术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它在长期的发展中,凝聚了历代劳动 人民的聪慧,浸透着传统文化的睿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 的体育项目之一。
武术多彩的运动形式与内容,深邃的文化蕴意,多元取向的社会功能,无愧为 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精粹。它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爰,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众 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重视与青睐。
浏览1,1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