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自己站在水中,水位齐 胸,脚陷在淤泥中,泥没“三里穴”;眼前有一条 大木船,船头对准自己,双肘里裹,微外屈,似双 手扶在船头两侧,准备在水中推船(图3-86 )。
(九) 气吊在颈椎第七节合力后,左脚从
“泥中”拔出,左“环跳穴”挤左胯向右胯推劲左脚用力后蹬,身体向前推移,将“船” 推动(图3-87 )。
窍要:
拔脚时要真像从泥中拔出,但只是脚与小腿拔起,左膝仍贴挤在右膝上,两膝眼相 贴对,合气道;左“环跳穴”向右挤时,上身仍保持原姿势不变,微向右移。
(卜)上动不停,右脚继续蹬力,左脚横斜落在右脚前方(图3-88),脚落实的同时 将气呼出,完成气的运行路线一次。
窍要:
意为左脚从泥中拔出,右脚用力蹬地,身体前上将“船”推动。
(十一)上动不停,右脚(后脚)从“泥”中拔出,右“环跳穴”挤右胯向左胯推 劲(图3-89 )。
窍要:
同(九),只是左右之分。
图 3-87图 3-87图 3-88图 3-88图 3-89图 3-89
图 3-87
图 3-87
图 3-88
图 3-88
图 3-89
图 3-89
图 3-91图 3-91
图 3-91
图 3-91
(十二)上动不停,左脚蹬力,右脚横斜落在左脚前方(图3-90),脚落实的同时, 将气呼出,完成气的运行路线一次。
窍要:
1 .以此类推,左右反复上步蹬力,推“船”行 走、前进,胯左右动,上身不动;推“船”时要 含力,沉肩坠肘,指有顶扣之力。
2. 每上一步,完成一次呼吸和气的运行。行气 时要与动作协调、自然,紧密配合。
3. 左、右上步推“船”,两膝不准分开;拔腿 时是由“尾闾”(长强穴)向内向上翻,“谷道” 内提所带动的。
(十三)换式。推“船”前进一段距离后,待右 脚在前时,右脚向右后方外展,将身体向右转,两臂 两手不变,左脚再拔起横斜落在右脚前(图3-91)
037 [
窍要:
推“船”行进的距离及步数由场地大小及练习者意愿而定;右脚向右后方外展时, 右膝随动外摆,离开左膝;左脚拔起上步横斜落在右脚前的同时,左膝合并贴于右膝; 两手两臂随身转动,平端不可上下移动。
(十四)收式
1. 右脚在前时以腰及两脚跟为轴向左转身,动作及窍要同(十三)(图3-92 )0
2. 左转身后,仍成“左式”形态,两膝仍顶贴(图3-93)。
窍要:
转身时,身体保持原高度,两膝始终不分离,尾闾要体现“船舵”的功用。
3. 两掌同时向里翻转成俯掌,掌心向下(图3-94)。
浏览37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