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生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的体育项目。 练习太极拳能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健全体魄,坚强意志,提高工 作效率。对于某些体弱及患病的人,有帮助恢复体力、促进疾病 痊愈的功能。
太极拳符合生理要求。太极拳是一种较好的保健运动。为什 么能起到保健作用?太极拳是一种全身的柔和运动,着重思想即 意念的训练,由大脑有意识地指挥身体活动。练习时要求必须全 身松开,不得有僵滞之处,故能全身气血流畅,身心欢快,达到 健身的目的。
太极拳也符合力学和心理学要求,这两点主要表现在太极拳 的技击功能方面。力学表现在拳中的重点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平衡 而能破坏对方的平衡。在破坏对方平衡时要根据对方的心理表现 而变化。大概这就是其深受人们欢迎的原因吧!
练太极拳必须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才不会把太极拳打成 一种另一形式的体操。
现在学习太极拳的人,大多数都是从练太极拳的“盘架子” 开始,往往练习二四个月就说已入门径。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 严格按照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和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练习o
第一步,应先练好桩功。像马步站桩、川字步桩和一字立
体桩等。把这些基本功夫练到相当程度后,才能学习拳式。而 一势一式的练习,非经数月不可,直至各势各式完全纯熟后, 再合起来成为全套太极拳。太极拳的架子许多人只知为一套, 不知一套里面还有高、平、低三种。初学时为高架子,再学平 架子(又称四平架,即眼平、手平、脚平、裆平),最后学低架 子。
三种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种。大架子,要求姿势开 展,合乎身体的要求;中架子,要求各势动作不应有太过或不及 之处,且能绵绵不断、始终如一;小架子,要求各势紧凑,动作 灵敏而迅速。在这三种架子中,小架子最难。每一招式皆发寸 劲,故前进、后退时步子很小,手与腰腿尤须一致。学这三种架 子需要很长时间,决不是一年半载所能收到成效的。初学时,只 能学一手或两手,不能学得过多。学多了,则姿势既不能准确, 又容易走入油滑的途径,有失太极拳之正义。除戒速成外,又忌 用力。所以过去练拳的人说:“不应快,快则伤气,本来无力而 强努力则伤血;如气、血俱伤则能引起内伤,发生疾病。”如练 的得法,虽一招一式也能得到其益处。反之,练的不合乎要求, 即使每次盘全套架子数遍也不会收到成效。
练拳时必须舌抵上腭,唇齿相合,以鼻呼吸,身体中正, 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头正顶悬,裹裆收臀,上下成一直线, 落步分清虚实,处处力求圆满,周身轻灵,眼神视手指之前方。 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系,无思无虑达于心平气和之境界。而 沉气松力,须时时注意,因气沉则呼吸调和,力松则拙力消除。 每势都要求外面形式顺,而内部舒适,毫不强硬。如此自能胸 膈开展,气血调和,对于身心有莫大功益。反之,如姿势做得 不够正确以至距离原则甚远时,则气滞胸膈,浮而不定,既不 能得到益处,疾病反由此而生。所以一套太极拳架子至少非得
*、、' ' - ' ,:京% '-、,、-:";,- ■-; 7.
中国当代太极拳精论集
学习半年不可,半年之后,尤须经教师数度详细更正,也非得 一年不可D
练拳可比作写字,次数多则式式势势正确;又如临帖摹 写,次数愈多则字迹愈佳。所以,欲切实练功夫,每次盘架子 须有三遍(即三套),因第一套为了舒展筋骨,在一遍以上方 能增进功夫。养身者则可以不拘,每次半套也可。在练拳时自 第一手至末一手,动作迅速与否,均须求其均匀,不可先快后 慢或先慢后快,更不可有缺陷、凸凹、断续的地方。势势能连 续不断,呼吸能自然,内外能一致,尤须不假思索任其自然地 练习。练至全部纯熟之后,可将全套各势改为左式(即反式), 例如动作为右手的改为左手,左手改为右手,右脚的改为左 脚,左脚的改为右脚,左转的改为右转,右转的改为左转。倘 能将全套的左式架子练至绵绵不断和右边一样的时候,那么功 夫就更进一步了c因左右均能练习则无偏重之弊,再练右式时 更觉得兴味浓厚,此是欲求深造的学者必须知道的一件事。此 外,还可以把双手分开来练,先练左手或右手都行,因还要轮 换着练,所以不分先后,但必须左右式反复练习,以熟练为 主。若照这种程序来练的话,那么,一套太极拳架子可以变成 为六套了。
浏览26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