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吴式太极拳


一、(九)短手一倒提壶|正宗吴式太极拳





预备势同(图5—42)。



1 .甲方挤肘,横右臂,左掌根贴右肘弯内侧,同时弓 步向前.乙方坐腿,成右虚步,两手呈按势,然后乘势将甲 方左臂推向上。甲方乘势向左转腰45度。(图5—81)



2 .甲方右手接乙方右手背,左手贴乙方右肘外侧。乙



方乘势推甲方右肘,甲方向右转腰45度,右肘随势上提化 除乙方拧势。甲方为虚步,乙方为弓步。(图5—82)






图 5-81 图 5-82



3 .甲方转腰后,乘势推乙方右肘,弓前腿,右手背与 乙方右手背相接,左掌贴乙方右肘弯外侧。甲方弓步,乙方 提肘变虚步。(图5—83)



4 .乙方左手接甲方左手背,右手按甲方左肘外侧。甲 方乘势向上推乙方左肘外侧。甲方弓步,乙方为虚步。(图 5—84)



随势甲方挤肘,乙方推甲方左臂,恢复为(图5—81)姿 式。如此循环不息。



如左右侧交换,可按换手法过渡。



(十)长手——小缠腕



预备势如(图5—42)。



1 .甲方右手与乙方右手相接处缠乙方手腕,穿向乙 方右手腕内侧,钩住乙方右手。两方另一左手各附于对方




图 5-83 图 5-84图 5-83 图 5-84右肘旁外侧,步法不变。






图 5-83 图 5-84



图 5-83 图 5-84



2 .甲方腰后移,坐腿成虚 步。甲方钩住乙方右腕,使其由 内向上旋转。乙方弓前腿,左手 仍附于甲方右肘弯外侧。(图 5—85)



3 图 5-85图 5-85.当乙方右手被缠转时, 乙方乘势挤肘,左手掌根贴右肘 旁内侧,与甲方左手相接,如开 四门挤肘式。当乙方左手与甲方 左手相接后,右手乘势下落,弧线形上举附于甲方左肘弯 外侧。旋即以第1式、第2式同样的方法,缠甲方右手腕 (图5-86),如此循环不息。






图 5-85



图 5-85



如需换手,可按换手法过渡,左右手更换。



(十一)长手——大缠腕



预备势与(图5—42)相同。



1.乙方按甲方左手,甲方乘势向左转腰约45度。左手 后缩至乙方右手腕外侧部。双方步法不变。(图5—87)



图 5-86图 5-86图 5-87图 5-87









图 5-86



图 5-86



图 5-87



图 5-87



2.甲方在向左转腰时,右手弧线形上举,并伸至乙方2.甲方在向左转腰时,右手弧线形上举,并伸至乙方






2.甲方在向左转腰时,右手弧线形上举,并伸至乙方



2.甲方在向左转腰时,右手弧线形上举,并伸至乙方



右臂上部外侧。此时乙方为弓 步,甲方仍成虚步。(图5—88)



3 .甲方钩住乙方右上臂, 随乙方右手按势,将乙方右手臂 向下向里弧形甩去。乙方右臂乘 势由下向上,然后捋甲方右臂。 甲方乘势挤肘,左掌根贴右肘弯 内侧,与乙方左手背相接。甲方 右手随即弧线形下落,上伸至 图5-88 乙方左肘弯外侧,然后将乙方左臂捋向自己左侧。乙方又 乘势挤肘,右手掌贴左肘弯内侧,与甲方右手背相接。此为 过渡动作,甲乙双方均有一次挤肘。继而甲方向乙方左肩 方向,按乙方左手。甲方弓前腿,乙方为虚步。(图5—89)






图 5 - 89 图 5 - 90



4 .乙方向左转腰约45度,右手伸至甲方右上臂外 侧。(图 5—90)



甲方右臂被向下转上,向里甩向上侧。甲方乘势挤肘 恢复为第3式过渡动作。如此循环不息°



如左右侧交换,可按换手法过渡。





浏览39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