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身转向正西,左手变立掌,从右臂上伸向西方。 拇指根与鼻平,右拳抽回停于左肘下,虎口对肘;眼看 西方。(图4—86)
2 .右脚退后一步,重心后移成左虚步(脚尖不翘), 同时右拳继续抽回停于右胯旁(虎口向上),左掌和视线 不变。(图4—87)
3 .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右拳自右胯由下而上向 前边内旋手臂、边迅速向西击出(发劲),拳心向下,拳 面与肩平,左手屈臂捋回右腋下,掌心向下,掌指向北;
(三十)揽雀尾
1 .上身向后靠,重心移至右腿成左虚步,右拳放开 成阴掌,左掌向下抚向南方,指尖向西,停于左腹旁; 视线不变。(图4 — 89)
2 .右掌弧形下按,然后手臂内旋,掌心向上,左手 向上抬至额前上方,掌心斜向上;视线不变。(图4一 90)
3 .右脚上前一步成右弓步,右掌自下向上托起,与 肩同高时伸向西方,左掌下按至右前臂内侧,随右掌伸 出;视线不变。(图4一91)
4 .右掌由西向西北平划弧形收回肩前,变阳掌停于 面前,指与鼻平,左掌随右掌收回,指尖对右腕根,呈 阳掌,同时重心稍前移,左脚用横脚迅速向前下方蹬出, 高不过膝(击对方小腿,这种蹬脚亦是发劲);视线不变。 (图 4—92)
5 .左脚落地,重心继续前移,右脚迅速再上一步成 右弓步(两脚尖均向西南),同时右掌向西南推出成阳掌, 中指根对鼻,左掌心向上翻,仍扶于右腕部;眼看右手 背。(图 4 — 93)
要领:蹬脚时是用弹劲,即先提脚然后弹出,要 做好虚领顶劲,含胸拔背的动作。
(三~一)云手(一)
1 .右脚尖内扣(指南),同时左掌向上略抬高,掌心 对脸,右掌下按变成垂掌,掌心对右腹;眼看左掌。(图 4 — 94)
2 .上身转向东南,左脚尖外撇(指东南),右脚尖内 扣(指东南),成左弓步,同时左臂随上身由西向东南平 划弧(指尖向上),然后手心外翻,右掌自下向上托起, 停于左掌腕部,掌心向上;眼看左手背。(图4 — 95)
3 .左脚尖内扣(指南),同时右掌略向上抬高,掌心 对脸,左掌下按变垂掌,掌心对左腹;眼看右掌。(图4 —96)
4 .上身转向西南,右脚尖外撇(指西南),左脚尖内 扣(指西南),成右弓步,同时右臂随上身向西南平划弧 (指尖向上,掌心与脸相距30厘米),然后掌心外翻停于 西南,左掌自下向上托起,停于右腕部,掌心向上;眼 看右手背。(图4 — 97)
5 .上身向后靠,重心后移,成右虚步(脚尖不翘), 同时右掌下按变垂掌,掌心对右腹,左掌略抬高,掌心 对脸;眼看左掌。(图4—98)
6 .上身转向东南,左脚尖外撇(指东南),右脚尖内 扣(指向东南),两掌不变随身转;眼看左掌。(图4一 99)
1 (三十二)云手(二)(三十二)云手(二).上身转向东方,带动左脚尖外.一曼沁. 撇(指向东),右臂自下向东方托起与 j
(三十二)云手(二)
(三十二)云手(二)
肩平,掌心向上,左臂外旋,掌按向 北方,与肩平,掌心向下,同时重心 左移,右脚以横脚向东方蹬出(高不过 膝);眼看右掌。(图4一100)
2 .上身转向西南方,右脚下落 (脚尖向南),同时右臂由前划弧形掠 向西方,翻掌向西南,左掌也向下随 右臂托向西方,置于右腰处,指尖向西,掌心向上,眼 看右手。(图4— 101)
3 .右脚尖内扣(指向西北),然后左脚退一步,同时 右掌按向东北,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撇(正北),左 掌自下抄起,掌与肩平,掌心向内,上身也转向北方;
眼看左掌。(图4—102)
4 .上身转向西方,同时右掌自下托向西方与腰齐, 掌心向上,左掌抬高,停于头左侧上方,掌心向北;眼
图 4 - 104图 4 - 104
图 4 - 104
图 4 - 104
5 .上身由南转向东方,左、右脚皆以脚跟为轴,脚 尖转向东方,左掌按向北方与肩平,掌 心向下,右掌托起,指尖向东与肩平,* 然后右脚自后横蹬向东方;眼看右掌。、 (图 4—104)
6 .上身转向西南方,右脚落下, 脚尖外撇,左脚立即向东南一步,脚尖 向西南,成右弓步;同时右掌自南环转 向西南,掌心外翻,左掌也自下方托起, 停于右掌下方;眼看右手。(图4 — 105)
7 .上身转向东方,左脚尖外撇并向东移半步(脚尖
向东),右脚尖内扣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平伸向东方,与
肩平,右掌按于右腹旁,手心向下;眼看左掌。(图4 — 106)肩平,右掌按于右腹旁,手心向下;眼看左掌。(图4 — 106)身转而蹬出,脚高不过膝,仍要步随身换。身转而蹬出,脚高不过膝,仍要步随身换。
肩平,右掌按于右腹旁,手心向下;眼看左掌。(图4 — 106)
肩平,右掌按于右腹旁,手心向下;眼看左掌。(图4 — 106)
身转而蹬出,脚高不过膝,仍要步随身换。
身转而蹬出,脚高不过膝,仍要步随身换。
(三十三)高探马
上身向后靠,左脚收回半步, 脚尖虚贴地,同时左掌收回,掌心 向南,右掌由左掌上推出,呈阳掌, 左脚立即前上一步,成左弓步;眼看 东南(图4—107)。
(注:高探马势的左脚收回一 点立即上步,故图略。)
浏览6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