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擒拿防卫之道


三、布吸宝华浴神太清外除五曜|赵氏擒拿防卫之道





(-)於吸宝华



杰吸指的是要吸取三才(天气、地气、人气)的精微物质来颐养本命之气。宝华指的是能使身心获得升华的精微物质和信息流。



易系辞下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三才古指天、地、人三者。内经运用三才学说将生长繁育的物质基础——气概括地分为天气、地气、人气三方面谓之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说明了天、地、人这三气的密切关系。



1 天气指的是调息



(1) 要在(宝华之地)一个好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清新的地方来和天(自然界)进行气机的交流。



(2) 要平心静气来调整呼吸要调至呼吸绵、细、沉、稳、长而平和循乎自然不可怒气、憋气而强求之。这不但可以增大呼吸的肺通气量提高氧交换代谢能力(也叫做调理阴阳两气)而且这种形式的呼吸动作通过膈肌(人体主要的呼吸肌)的大幅度升降和腹压有节律的变化又可按摩、调理脾、胃、肝等气血运化系统增强其代谢、运化功能。



(3) 同时人体内的真气运行亦可借助外气(呼吸)而推行加强帮助气沉丹田气血的运行。人身之气皆为肺所主。在呼吸的过程中配合气血的运化肺气将脾转输的水谷精气与呼吸之气相合上出喉咙以司呼吸下贯心脉以推动人生气血的运化循环。



2 地气指的是饮食



要克除贪食、妄食之欲饮食要有节制。依据四季、五行、五色和五味的自然法则来调节饮食。



(1) 四季春要养脾夏要养肺秋要养肝冬要养心四季养肾五脏得养。



(2) 五行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



(3) 五色黑色补肾气红色补心气白色养肺气青色补肝气黄色补脾气。



(4) 五味心喜苦恶咸肺喜辛恶苦脾喜甘恶酸肝喜酸恶辛肾喜咸恶甘。



要十分注意食用那些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饮食不可贪食、妄食并依据天地四季的变化和自己身体的状况随时更改和添补有益、有针对性的饮食便能从地生万物之中获取有益的宝华(万物之精气)。



3 人气指的是社会交往



在人际、社会交往中尽可能的要和有诚孝、仁义之心的人、有道德修养、遵纪守法的人和有素质有文化的人交往。便能在接触气机、信息感应的交流中获取宝华(有益的神识)尽量避免或尽少和神识污浊之人的交往以免受到污秽气机不良的侵蚀而神昏入邪。



(二) 浴神太清



浴神太清就是要经常到环景优美的大自然(太清)去接受天(父)地(母)的抚授在与天地进行气机的交流中心旷而神怡心神宁静而智明。沐浴洗涤精神(神)。去除妄思、妄欲和无名之嗔充分体会大自然的幽深博大、从而感悟人生的真缔。在天地之间颐养身心从而获得祥和平静、返朴归真的神境。



(三) 外除五蕴



外除五蕴就是要排除外来而引起自己身心乱恶的五蕴。



1 除色蕴



色乃刮骨刚刀。色乃人之本性但行而不可过更不可乱和贪乱、贪则万恶俱生。



阴符经曰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世之人不能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



2 除受蕴



要注意保持一颗欢愉平和之心。不可受外因(社会)、自我情感的诱促和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扰动丧失理智而伤神。不可受自然的邪气(风、毒、暑、湿、燥、寒)对身体的侵染而外邪侵身。



元始真经曰喜怒损性哀乐伤神性损则害生。故养性以全表保神以安身照全体平身安神逸。此全生之诀也。



素问厥论曰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



素问调经论曰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3 除想蕴



要坚决去除一切不合实际的妄念、妄欲、妄嗔用实际、平和、顺遂自然的平静之心来对待一切事物。



益州老人曰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乱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著迷惑则心君泰然矣。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4 除行蕴



行蕴是指你的行为和作为。要去除不好的行为举止要严守礼、义、仁、孝诚、信时刻实行之。不要因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从之。



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千金要方养性曰若夫人之所以多病当由不能养性。平康之日谓之常然纵情恣欲心所欲得则便为之。不拘禁忌欺妄幽明无所不做。自言适性不知过后一一皆为病本。





浏览64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