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式八卦掌释秘


二、尹式八卦掌的历史渊源及风格特点|尹式八卦掌释秘





(-)历史沿革



自董海川先师将八卦掌带入北京后,由于八卦掌 在健身、修心、技击等诸方面的独特功用,因而备受 人们的青睐,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们所喜爱的 运动项目之一。由于董师上承无系,终生只言“受传 于某某老祖「 这或由于遵师嘱而为尊者讳,或者是 师传功而自演法,亦或有不得言的曲衷。董师一生深 居宫中,晚年被“干女婿”史立卿迎养家中,故而程 门立雪者众,得其亲传者少。



尹福因其身形清瘦,时人以“瘦尹”称之。一个 偶然的机遇,尹福之父发现在护城河边偶露绝技的董 海川,尹师得以成为董在北京宫外承授八卦绝技的第 一人。尹师居住朝阳门外吉市口胡同头条,以卖麻 花、烧饼为业,所以时人又以“麻花尹”称呼之。尹 师艺业出众,授徒甚多,著名弟子有门宝珍、彭九 春、马贵、宫宝田、尹玉璋、何云轩、李永庆等先 贤,皆为一时之雄。因所传掌法风格与南城的程廷华 先师有所不同,故北京人称之为“东城派”。



门宝珍先师是自尹福之后长时间活动于北京的尹 式主要代表人物。彭九春为清末举人,后弃文就武以 修心,艺业虽出众而为自娱,无意于授徒。马贵,字 世卿,艺精而性烈,无人能从其学Q尹玉璋,授拳于 青岛、广州等地。宫宝田立馆于烟台。或由于性格因 素,或由于生计原因,在众多三代前辈中,门师责无 旁贷肩负起尹式八卦掌在京支撑门户的重任。王景山 先师,莱州市(原名掖县)西由镇新合村人,王师幼 年入京谋生,得以拜在门师门下,半生不离门师左 右。他不仅得门师及彭九春先师真传,而且也得到马 贵、尹玉璋、宫宝田诸先贤的奖掖Q



八卦掌自尹福、程廷华二位先师立馆授徒起,就 有京人以“东城派”和“南城派”称之。原因在于这 对艺出同源的师兄弟向人们展示的风格有所不同,一 个以掌势沉雄、鹤行步见长,一个以干冷劲、寒鸡步 称奇Q再加上宋长荣令人称奇的梅花掌,马维祺绝妙 的捶法,史计栋神奇的腿法,这些自然引起圈外人士 的兴趣及探究。



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势,因人择教固然是一方面原 因,但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拳理方面的;一是训练 方式方面的。八卦掌解说拳理的核心内容是“九宫生 卦阵图二也称三三九九套卦图,这与世上流传的有 很大区别。此图以古典阴阳哲学、五行思想为核心, 包括河图洛书的术数,天干地支的道理,吸收奇门遁 甲排局方式,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八卦掌的理论。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重变通、重内外、重兼收并蓄, 就成为传授技艺过程的一贯方针。符合拳理,怎么顺 手、得劲就怎么练。例如:在兼收并蓄方面,董海川 本人就曾受好友三皇炮捶大师宋老迈的启发而创编了



八卦七星杆和二路炮捶。



在训练方式上,八卦掌有定架、活架、变架的练 法。到了变架阶段,根据人们对八卦理论的推演和功 力擅长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各自的长处,以形 成个人不同凡响的技艺。这种呈开放状态的推演方 式,使一师之徒,几年后动作上便有很大差异。就尹 式传人而言,门宝珍身大力雄,就以摭掌、劈掌为核 心,一变为八,突出捅、闸、劈、挎、震、荡、擒、 拿的特点。而身材矮小、发劲火爆的马贵,根据自身 特点,则喜爱练双手合搏之术的螺掌。以蛹掌的争裹 劲为基础,模仿十二属相,掌法以“开合争裹,回顶 缠锁”令世人称道。至于“猴宫”宫宝田,清末举人 彭九春,尹福四子尹玉璋,也都各擅其长。



综上所述,称这派或那派只是尊重传统的需要, 以区别不同的风格。而不同流派,其核心内容都是与 董海川一脉相承的,其理其法并无实质上的差别°这 诸多先贤前辈,并为一时瑜亮,都为八卦掌这一优秀 拳种的普及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八卦掌的风格



任何流派,之所以被称之为某某派,是因为它除 具备该拳种的共性外,还具备其特有内容,也就是具 有自身的风格特点。尹式八卦掌的风格特点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外在的造型,这是直观的,人们可以一 目了然加以判断的部分。二是内在的指导思想以及在 其指导下所产生的特殊训练方法,这是隐性的,如果 24



不仔细了解就难以结论的部分。这两方面是形成风格 的要素。





浏览1,52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