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


十六、吴式太极拳名家张全亮的对话|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





变。不同阶段体会不一样,慢慢体会,多说。



第三,明目开智「拳技之道贵在精纯,成功之道贵在坚持, 为人之道贵在诚信,育人之道贵在开窍。明目开智,举一反三, 给他讲自然的规律。形象比喻,有的动作老做不好,我说把你的 手上放一块豆腐,颤颤悠悠,快了不成慢了也不成,还有松紧的 感觉。说到了他就明白了。比如公转自转,我说你想你自己是长 着尾巴的猫,你追你自己的尾巴,自然就圆了、灵活了。背向后 走,胸向里旋,脚向外走,正好符合公转自转、太阳地球的关 系,也符合阴阳鱼,你把这些道理讲清楚了。当然这些可能在过 去都是不传的秘密。根深叶茂,万物负阴而抱阳,树根往下扎, 营养往上,根越深,树越茂。明白了,开窍了,思想变化,实际 动作也就正确了。



第四,练知己,练知彼。知己就是自己练,知彼就是跟别人 接触、推手、技击,需要实践经验。



人接触。人的高矮胖瘦不同, 脾气秉性不同,思想感情不同, 在你对他用手的时候,会有很 多的区别和变化,这些都需要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没有实践 经验只有书本知识没用。



第五,体用兼修。在一开 始学拳的时候就应该贯彻,怎 么练,怎么用。知道怎么用, 再练才记得牢。了解了练起来 才有趣味。



余功保



知己后需要到外边跟不同的知己后需要到外边跟不同的张全亮太极拳势张全亮太极拳势传统太极拳是一种很讲究






知己后需要到外边跟不同的



知己后需要到外边跟不同的



张全亮太极拳势



张全亮太极拳势



技击的拳术,过去很多太极拳名家都是技击的行家。但现在懂得 太极拳技击的人相对少了,有些技击的要领、方式也不得法。太 极拳技击是不能丢失的东西,丢失了,太极拳的灵魂就没有了。 健身和技击并不矛盾,相反,练习技击对于练神、养性是大有裨 益的。如何提高太极拳的技击水平呢?



张全亮



在太极拳技击训练上,以下几方面的功夫要重视:



1. 筑基。要想掌握太极拳的技击方法,提高太极拳的技击 水平。就需要打好根基,即拳的根基。如果不重视这些,上来就 要打,不行。特别是传统的东西,很丰富,有很多内涵和外延的 东西。太极拳过去讲“十年不出门”,练习摔跤是一招一招怎么 用,练武术不是,一开始先要站桩、再练套路,有个过程。太极 拳根基很深,重视打基础,动作基础要打好。提高技击水平就要 从根基上下工夫,站桩、盘架子、散手散招,高架、中架、低 架,前边后边、左边练右边练。反常态运动,太极拳实际上就是 反常态运动,它慢,所以健身。挖掘潜能,老在左边练换一换右 边练,把不适应机制、把那些已经沉睡了的机制调动起来。



2. 知己。打好基础后,还要手法灵活,上下相随,根基深、 气势壮,内外如一,腰中节不滞,所有关节灵活,每个关节里都 有眼一样,可以转可以看,每个式子都能做到意领神行,气血畅 达。知己应该练到这个程度。



3. 从人。平时可以这样做,等到和别人接触的时候还能做 到这样,跟别人接触的时候还能不能松、能不能灵、能不能活、 圆转自如、能不能把对方的力卸掉。舍己从人,粘黏劲。太极拳 练习局部反射,不通过脑子,一摸劲就反应,整体劲、松柔劲, 听劲、合劲。神领意注,不经过一定的知彼训练,往往自己练的 时候活,一搭手就僵。螺旋力°先知己后知彼,反复练,练到周



身无处不是轴,摸哪儿哪儿是轴,无处不翻板,无处不弹簧,无 处不机关,无处不电门,一触即发。最高层次练到这样。



4. 练空。技击不能只限于推手,推手是锻炼太极拳技击的 一个过程,不是终点。点、打、拿、发、摔,发是太极拳和武术 中比较难做的一个,而且发得很轻松自然,这是很难练的。但是 现在的误区是把这个当做终点、最高境界,这只是一个过程一个 阶段。练习推手主要是练习空对方、合对方,不让他搁在垂直点 上。空是一种境界。空里有活力,是辩证的空。



5. 练合。不一定你的力量大速度快,但是用你的劲,最后 练到扶之则倾、按之则翻、触之则发,合一的效果。



余功保



太极拳学会容易学精难,学拳容易改拳难。如果从一开始尽 量避免一些错误,特别是一些典型错误的发生,对拳的水平提高 会大有帮助。您认为太极拳练习中容易犯的错误有哪些,如何避 免?



张全亮



典型的错误有:



1. 不中。不中正。不垂直就是双重,垂直不垂直头都很重 要,眼睛要平视。



2. 不松。僵。从生下来吃奶就使劲,到现在要反先天,不 使劲。太极拳,泰山崩于前无动于衷。空,胜很多招。吴式拳要 求松到什么程度?就像衣服领子挂在挂衣钩上。



3. 不圆。所有的运动都要秉承螺旋规律运动,每个式子都 是圆的,夕卜形不圆,思想和意识也要是圆的,不能直来直去。



4. 不活。太极拳要圆活。处处弧形运动就是圆,流畅的圆 就是活。



5. 不合。身体表面处处要合,内外也合,把合练成一种习 惯,不合就散了,神意散乱。



6. 不整。练的时候整、用的时候不整也是毛病。



这些错误表现在练拳时就是不松软、僵硬用力;表现在技击 上就是顶、偏、丢、抗,痛、聋、踉、瞎。这些毛病要想克服, 没别的办法,明白道理多练,反后天,就像小孩一样,无所畏 惧,无欲则刚,逐步往先天上返。我们有了辨别和抵抗能力,返 回先天纯任自然,大智大勇,多学多练、多实践、多体悟,去掉 思想里的杂念。






纵论太极功夫



余功保



吴式太极拳在养生方面久负盛名,有很多高寿并且十分健康 的名家例证。



张全亮



吴式太极拳具有很好的养生健身价值,是因为它缓慢,缓慢 不滞。慢就周到,在运动过程中细胞、脉络、血管、神经受到缓



慢刺激,没有滞连。其实练习太极拳就是一个修理保养的过程, 各个基件有没有问题,五脏六腑,缓慢运动加意念,全走到了, 健身效果就比过去强,对心脏、血管各方面压力不大,缓慢无 滞,减少刺激,细致周到。



松静自如,气血畅通。哪里疼就因为不通,气血周流舒畅, 中医讲气滞血淤,把它都通开了,病就没了。



圆润自然,有趣味。如果练一种东西,没有趣味,像一般体 育运动那样,练完就完了,那么对深层的锻炼效果就不好。练的 时候有趣味,本身兴奋,精神起来了。练拳主要是精神,精神一 起来就无迟滞了。畅通、柔和缓慢,血管弹性增大。



太极拳是规律运动,对健身和技击也有很大作用。



掌握规范,多听、多看、多练、多悟、多写,总结总结,多 琢磨。人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不断提高。事物在不断变化,健 身也一样Q吃的喝的和过去不一样,原来可能吃的喝的不好,但 是空气好,脑子里不乱,没那么多干扰、那么多不平衡的事。对 健康也得有新的认识。



余功保



练习太极拳核心就是运用意念,这是它不同于体操的地方。 练拳中如何运用意念?



张全亮



运用意念我觉得就是先想后做。做每个动作之前先想,先看后 想。训练的是整体劲,上下相随,这样就不会出现拙力,不会出现 顶抗。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以身入神、以神领形。



若有若无,不能太多,像温火熬药一样,不能意念太重。



趣味运行,自己哄自己,玩物之趣,有活力,不滞,也不 累。一遍一遍练消耗体力,再慢也是练,加上轻松愉快的有趣味



5 畛薄驻5?皿伽1邮??——1如
的意念指导就不累。



丝丝入扣,体悟运动。不着急,气血贯穿像链条一样。生命 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止之间,也运动,但是是在运动中体悟。



关于呼吸,开始练的时候不要刻意想。开始如果一想就不自 然了,要顺其自然。练习一段之后,呼吸再与意识配合。



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自然的规律指导练拳。如水淹山、 根深叶茂的练法,趣味运动,精气神就自然出来了。



此外,眼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眼睛是能量的窗口。吴式每 个动作都有眼神的要求。开始练习时眼神要有意念的配合,练习 到一定程度,眼神与动作的配合就自然了。



余功保



除了拳法以外,吴式太极拳还有一些器械套路,主要都是哪 些? 张全亮



主要有太极刀、太极剑、太极 枪、太极粘杆,也有棍,主要是这 几种。常练的是太极刀、剑。器械 的特点和太极拳的特点是一样的, 中正安舒、粘连黏随、不丢不顶, 器械也基本一样。练习太极拳的器 械速度也很缓慢,太极拳的器械就 等于太极拳手臂的延长,用身体代 替器械,练习时也要一想、二看。



余功保





浏览38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