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


三、眼法:眼视勾手向前平视。|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





用法:右手掌推按对方,并以勾尖啄人要害部位;左 肘护左肋,左手掌护右肘(腕),蓄势待发。



动作5



身法:腰胯继续左转约15度,松开左胯,身躯朝南 偏东。



步法:左脚向左前方(东偏北)弧形迈出(迈出时, 左脚尖离地不宜超过一拳,以免左腿僵硬,影响迈步轻 灵;左脚尖朝向前进方向,不宜朝向东南,以免形成夹紧 的人字形尖裆;迈左脚应与身躯左转、开左胯同时进行, 以便腿松步轻),脚跟先轻轻着地,然后全脚踏平(踏平 后再右蹬左弓,有利于双脚植地生根和避免弓到手不到的 常见病),左脚尖朝东(不可朝东偏北,以免影响下一动 作向前的劲力和膝脚二尖相对),两膝尖与两脚尖各自同 向。



手法:左手掌边内旋边略向左前方搠出约30度,左 手尖与鼻尖方向一致;右勾手略向右后方展开约15度, 右勾手应与左掌同时开始向东西方向对拉。



眼法:平视前方。



用法:转身出左脚,左手掌搠住对手。



?52 -



11



动作6



身法:?腰胯继续左转约30度,收沉左胯,身躯正直 (如前所述,因左右手有前后对拉之势,故身躯不宜前倾, 此式应有别于双手向前的弓步,如挤、按等式允许身躯略 为前倾),朝向东南,两肩齐平。



步法:蹬右腿,自然伸直,不要弯曲成软腿,当然也 不可挺直,右脚掌外侧切莫掀起,右膝尖与右脚尖大致同 向,不宜强调膝脚二尖相对,以致右腿过于弯曲;弓左 腿,左膝宜与左脚涌泉穴在同一垂线上,但不可超过脚 尖,两脚跟内侧的横向(左右)距离约为20-25厘米 (如果间距过小,则自身不稳,难以应敌;如果间距过大, 则身型不正,劲力不足),左膝尖与左脚尖的方向务必保 持一致,朝向正东。



手法:左手掌继续边内旋边竖起(由斜掌至立掌)边 向左前方,经面前约30厘米弧形搠出(捆出时不要离开 脸面太远,以免动作散乱;也不要相距太近,以免影响搠 劲),转动角度为60度,其运行轨迹见(图7)中的A线 (左掌搠出时,不要一开始翻掌太快,也不要到最后将要 推出时突然快速翻掌,以免影响动作匀速和劲力连绵), 及至左肩前,手指上扬,掌心朝南偏东,然后继续边内旋 边向前(正东)略为推出约15厘米(见图7中的B线), 坐腕竖掌,掌心朝东偏南,左臂微屈,左肘尖与左膝尖接 近在同一垂直线上,左手尖与鼻尖接近在同一水平线上, 鼻尖、左手尖、左膝尖和左脚尖的方向一致,均朝向正 东;右勾手继续向西对拉约30度,朝向西南(不要朝向



/ 杨 / 正南,以免动作停顿成为死手;也不要朝向正西,以免造 成挺胸和减弱衬劲),勾手的腕背稍高于肩(不可过高, 以免耸肩;也不可过低,以免影响对拉劲力、拳架优美和 技击作用),右臂与右腿大致顺向。






图7单鞍左手掌展开(搠云和推按)
时的运行路线示意图



眼法:眼神左移平视,关顾左手掌前按。



用法:左手掌捆云,化其来力,使之失去重心,顺势 按击对方胸部;右勾手向后以衬左手掌之劲,或以勾手腕 背击人下须。





浏览93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