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向左转,重心前移,左脚全脚掌踏实。左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成左弓步;同 时随体转,左掌落于右腹前,掌心翻转向下,向前经左膝前搂过至左膝外侧,掌指侧向 前;掌指侧向前,右臂屈肘卷收,右掌经耳旁立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腕 与肩高,眼向前平视。(图5 — 142、图5—143、图5 —143正面)
[动作要领]
1 .迈步时,身体重心坐实,保持身体平衡。
2 . “主宰于腰”,以腰为轴,双臂运转必须协调一致,两肩平齐;弓步、搂
掌、推掌应同时完成,作到“上下相随”。
3 .定势时,右掌应基本对准身体中线,沉肩,松腰。
【易犯错误】
1 .右掌过高、前伸,右肩过于前送。
2 .双脚在同一直线上。
【动作方向】
此动作身体向东方。
[动作解析】
身体左转,重心前移,髓关节的水平移动,带动身体立身位移。右腿的脚腿之力, 逐渐地移向左腿形成左弓步,左掌下落于右腹前时,掌心向内,然后翻转掌心向下,向 前经左膝前弧形搂过于左膝外侧,虎口向前,同时右臂屈收,右掌经右耳侧立掌向前推 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与鼻同高。这些动作都要在同一时间段协调完成。身型的中 正安舒,腰髓的松沉,松肩拔背,双臂保持弧形、撑圆,是意贯双臂、力达双掌的必然 条件。要体验拳谚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 总须完整一气”之意。
图 5-142图 5-142图 5-143图 5-143图5T 43正面图5T 43正面
图 5-142
图 5-142
图 5-143
图 5-143
图5T 43正面
图5T 43正面
?心依?中国太极拳传世经典一z杨式太极拳、剑 |第五里杨式太极拳经典套路
第29式海底针
动作1:
【练习方法】
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向前跟半步,右脚前脚掌踏地;随身体 转动,右掌立掌向前展伸,左掌保持上式搂膝姿势不变;眼视右掌方向。(图5—144)
【动作要颔】
1 .重心稳固在左腿,右脚跟步踏地时身体才能平稳。
2 .立身中正,松腰胯、垂肘、松肩动作轻灵、沉稳。
【易犯错误】
1 .跟步距前脚太近,身体重心前倾。
2 .动作姿势起伏,左右歪髓,双臂挺直。
[动作方向】
此动作身体向东北方Q
【动作解析】
做此动作时,身体重心要移于左腿,重心稳固,身体才能左转自如,带动右脚向前 跟步,跟步距离以不超过半步距离为好。微向前送肩,右掌向前展推。此动作极其重要 的一点是,重心前移向前跟步,身体姿势要保持平稳,万不可起伏。沉肩、松腰髓,动 作意识要注重身体重心下沉,沉稳中寓有轻灵之感。右脚向前跟步,前脚掌要踏实,也 就是前七(左腿)后三(右腿)的劲力分配。右掌前推,意贯右掌指。左掌同时要有沉 劲,相辅相成,动作才能饱满圆活。要达到拳谚所云:“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 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
动作2:
[练习方法】
身体向右转,重心移于右腿;右脚全脚掌踏实,右掌屈臂立掌收于胸前,掌心微向 左,掌指向上;左掌弧形上提于体前,掌心向右,掌指向上,与鼻平;眼随体转向前平 视。(图5 -145)
【动作要领】
1 .向右转体以右前侧45度为宜,右脚踏实与前进方向成45度。
2 .左掌上提,虎口含有上挑之意。
3 .身体中正,松肩垂肘,以腰为轴带动双掌运行。
【易犯错误】
1,转体幅度过大,重心偏斜,身体向后倾倒。
2.双臂过于夹紧身体。
[动作方向】
此动作身体向南方向。
【动作解析】
向右转体,同时,身体重心右移,右脚尖与前进方成45度,右脚全脚掌踏实。右 掌屈收,意贯右掌背,含有向后的“引带劲”,左掌挑起,意贯左掌虎口,含有向上的 “挑架”之力,双臂的动作以腰微的纵轴转动为主,动作过程要成弧形,立腰竖项,松 肩垂肘、双掌虎口撑圆,以保持劲力的饱满。动作时要特别注意前臂与上臂之间以及双 臂与身体之间不可夹紧,以免形成死角。要体会拳谚所云:“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 肘气丹田。”
动作3:
【练习方法】
身体向左转,,重心于右腿;左脚提起前移,左脚前脚掌踏地,成左虚步;随体转, 右掌弧形向前下方插掌,掌心向左,掌指斜向前下;腕与腹平,左掌弧形下落于左膝 旁,掌心向下,虎口向前,掌指斜向前;眼视前下方。(图5—146、图5 — 146正面)
【动作要领】
1 .身体左转,右掌下插、左掌下落,与虚步动作同时完成。
2 .松腰沉髓,肩背舒松,双臂撑圆。
【易犯错误】
1 .身体过于前俯,重心偏斜,身体向前倾倒。
2 .左右歪髓,双臂僵直。
【动作方向】
此动作身体向东方。
【动作解析】
做此动作时,身体向左的转动,带动双掌与左虚步动作同时协调进行,即手脚的 动作要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尤其是折体下坐、插掌,是相当重要的。左脚踏地成左 虚步,要有力度,身体重心的分配应是前四后六。即右腿屈膝下坐,重心六成稳固于右 腿,左脚要支撑身体前俯的重量。含有四成重心。右掌的动作要成弧形,向前下插出。 意贯右掌指,左掌的动作要向前下弧形下落于左膝侧,意贯左掌是采按劲。要如拳谚所 云:“夫发手击敌,全赖身法之助,身法为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 已!……低,则抑其身,而身有攒促之行。”
图 5-144 图 5-145 图 5-146 图 5-146正面
中国太极拳传世经典——杨式太极拳、剑 |第五章杨式太极拳经典套路
浏览4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