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剑


一、[动作解析】|杨式太极拳剑





此动作转体、转脚的动作幅度不大。如果幅度太大,右脚上步时,身体重心容易左 倾,造成动作稳定性不好。双手落于腹前时,要与右脚的迈出同时到位。双臂撑圆,腰 髓松沉,双臂不可紧夹身体,微含胸拔背。尤其是右膝关节不可挺直,才能保证身体的 中正,避免了突臀、左右歪宽的毛病出现。



动作2:



【练习方法】



身体向右转,重心前移,右脚全脚掌踏,右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成右弓步;右 臂内旋,右手握剑,平剑刃向体前平扫,掌心向下,剑尖向左,腕与右腰平;左手剑 指,随体转附于右手腕部,掌心向前,剑指向右;眼随体转向前平视。(图13-28、 图13 - 28正面)



【动作要领】1 .身体中正,剑身不偏离身体中线。2 .双肩松沉,双臂撑圆。【易犯错误】1 .身体转动角度太大,身体歪斜。2 .耸肩,双臂僵直。[动作方向】此动作身体向东方。【剑法剑力】拦扫剑,力达剑外刃。【动作要领】1 .身体中正,剑身不偏离身体中线。2 .双肩松沉,双臂撑圆。【易犯错误】1 .身体转动角度太大,身体歪斜。2 .耸肩,双臂僵直。[动作方向】此动作身体向东方。【剑法剑力】拦扫剑,力达剑外刃。图13-28 图13-28正面图13-28 图13-28正面






【动作要领】



1 .身体中正,剑身不偏离身体中线。



2 .双肩松沉,双臂撑圆。



【易犯错误】



1 .身体转动角度太大,身体歪斜。



2 .耸肩,双臂僵直。



[动作方向】



此动作身体向东方。



【剑法剑力】



拦扫剑,力达剑外刃。



【动作要领】



1 .身体中正,剑身不偏离身体中线。



2 .双肩松沉,双臂撑圆。



【易犯错误】



1 .身体转动角度太大,身体歪斜。



2 .耸肩,双臂僵直。



[动作方向】



此动作身体向东方。



【剑法剑力】



拦扫剑,力达剑外刃。



图13-28 图13-28正面



图13-28 图13-28正面



【练习口诀】



弓步扫剑臂撑圆。



【动作解析】



此动作转腰的动作幅度比较大,充分的体现出传统杨式太极拳以腰为轴,腰雕的转 动带动上体沿纵轴旋转的风格特点。腰雕的松沉,转体的动作才能自如。髓关节的水平 移动,使得重心的前移时,动作外形没有起伏的现象出现。此动作为平扫剑,剑力表现 在剑身前刃。



[右拦扫动作诠释】



“右拦扫”的动作是传统杨式太极剑套路中,剑法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拦 截、进攻的含义,右拦扫为平扫剑法。由迈步绕剑到弓步拦剑,步法劲力的变化是连贯



的。剑的行走轨迹是平缓和顺的。因此,右手持剑、右臂内旋、随腰髓的转动、以平剑 身、力点体现在剑身的前刃、随身体重心的前移、右弓步的形成、右手剑向前平扫,在 动作意识上不仅要体现出剑法变化的轻柔、连贯,在柔和缓慢的动作中,同时还要有剑 力的体现。蕴含刚烈的剑力。当然,动作劲力的体现,不是通过僵硬、笨拙的动作形态 表现出来,而是柔中寓刚的感觉。尤其是在扫剑的过程中双腋不可紧夹身体,定式时, 立身中正,沉肩垂肘,双臂自然撑圆,松腰沉髓,以左腿的弓蹬之力,衬托剑力的体 现。要如拳理所讲:“周身节节贯穿,无令丝毫间断尔。”



【健身功效】



右拦扫的动作,身体沿纵轴旋转,加强了腰椎的活动,腰肌腹肌得到锻炼;同时 肩、肘、腕关节得到了滑润。弓步重心的移动,使得双腿的肌群得到锻炼。增强了腿部 力量。



第7式左拦扫



动作1:



【练习方法】



接上式,身体向右转,重心于右腿,左脚提起向前迈出,左脚跟先着地;随体转, 右手握剑,剑身外展,右臂外旋,右掌心在水平位置翻转掌心向上,腕与右腰平;剑 尖向右后,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部,掌心向下,剑指向右;眼随体转向前平视。(图 13-29.图 13-30、图 13-31)






图 13-29 图 13-30 图 13-31



【动作要领】



1 .身体中正,松肩沉肘,双臂撑圆。



2 .剑身外展时,剑体在一水平位置做平圆。右手活把握剑。



【易犯错误】



1 .身体转动角度太大,身体歪斜。



2 .耸肩,双臂僵直,剑身做立圆。



密网中国太极拳传世经典一杨式太极拳、剑



第十三章杨式太极剑经典套路 一



(剑法剑力】



拦扫剑,力达剑外刃。



【练习口诀】



转体翻腕平圆走。



【动作解析】



此动作身体的转动,带动左脚向前迈出。日常讲的“脚跟落地”,在传统杨式太极 拳的套路中所指就是“后脚掌踏地”(落地的意思)。往往很多练习者片面理解,做成 鞋跟(鞋的外沿)落地。在动作过程中,随体转右手剑继续向右平扫,当左脚落地时, 剑尖向外平展,右臂外旋,翻转掌心向上。此时,身体转动方向为右前45度,较为合 理。转体角度过大,身体重心右倾,极容易产生向右后倾倒的现象。



动作2:



【练习方法】



身体向左转,重心前移,左脚全脚掌踏实,左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成左弓步;随 体转,右手持剑,平剑刃向体前平扫,掌心向上,剑尖向右,腕与左腰平;左手剑指, 附于右手腕部,掌心向下,剑指向右;眼随体转向前平视。(图13-32、图13-32正面)



【动作要领】



1 图13-32 图13-32正面图13-32 图13-32正面.身体中正,剑身不偏离身体中线。






图13-32 图13-32正面



图13-32 图13-32正面



2 .松肩沉肘,双臂撑圆。



【易犯错误]



1 .身体转动角度太大,身体歪斜。



2 .耸肩,双臂僵直,剑身做立圆。



[动作方向】



此动作身体向东方。



【剑法剑力】



拦扫剑,力达剑外刃。



【练习口诀】



扫剑弓步式式连



【动作解析】。



此动作与右拦扫动作相仿,都是转腰的动作幅度比较大,充分的体现出传统杨式太 极拳以腰为轴,腰髓的转动带动上体沿纵轴旋转的风格特点。腰髅的松沉,转体的动作 才能自如。髓关节的水平移动,使得重心前移时,动作外形没有起伏的现象出现。此动 作为平扫剑,剑力表现在剑身前刃。



[左拦扫动作诠释】



“左拦扫”动作与“右拦扫”的动作一样。都是传统杨式太极剑套路中同一剑法, 左右对称的表现形式,同样具有拦截、进攻的含义。“左拦扫”为平扫剑法。只是右弓 步时,右手剑为顺势,右手是满把握剑。而左弓步时,右手剑为逆式,右手剑为活把握 剑。由迈步翻转剑身到弓步拦剑,步法劲力的变化是连贯的。剑的行走轨迹是平缓和顺 的。因此;右手持剑,右臂外旋,随腰能的转动,以平剑身,力点体现在剑身的前刃,



随身体重心的前移,左弓步的形成,右手剑向前平扫。在动作意识上不仅要体现出剑法 变化的轻柔、连贯,在柔和缓慢的动作中还要有剑力的体现,蕴含刚烈的剑力。当然, 动作劲力的体现,不是通过僵硬、笨拙的动作形态表现出来,而是柔中寓刚的感觉。尤 其是在扫剑的过程中双腋不可紧夹身体,定式时立身中正,沉肩垂肘,双臂自然撑圆, 松腰沉髓,以右腿的弓蹬之力,衬托出剑力的体现。体会拳理所讲:“无使有凸凹处, 无使有断续处。”



【健身功效】



左拦扫的动作,身体沿纵轴的旋转,加强了腰椎的活动,腰肌、腹肌得到锻炼。同 时肩、肘、腕关节得到了滑润。弓步重心的移动,使得双腿的肌群得到锻炼。增强了腿 部力量。





浏览39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