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动作图解教学演示


二、进步搬拦捶|杨氏太极拳动作图解教学演示





动作1:重心略向后移,用腰带动左脚向左撇出45度。身向 左转,左臂屈肘使左手置右臂肘腕之间,掌心侧向上。右掌略坐腕。 形如搌状(图52)。



动作2:重心向前移动,顺势提起右腿离开地面。两臂随同 向左转体,均环下弧。左臂至左侧45度处,即屈肘坐掌。而右臂置 胸腹之间并逐渐握拳,拳心侧向里(图53)。



动作3:提右腿向正前迈步以脚跟着地,脚尖外撇(东南 角)。身向右转,同时两臂随腰,左臂屈肘坐掌置左胸前,右手翻腕 握拳搬至右胸前。面向正东,两眼平视(图54)。



动作4:重心向右腿移动坐实,左腿呈虚步,脚离地面。两臂 随体向右转身,左臂坐掌向前推出。右臂逐渐挎拳,拳心朝上,拳眼 朝外。面向正东,两眼平视(图55)。






▲图54图55动作5:左腿迈出,左脚落 地前脚掌虚悬左掌同时伸展,






















图54






图55



掌心向前。右拳挎至右胯旁,拳心 朝上,拳眼朝外。面向正东,两眼 正前平视(图56)。



动作6:重心向左腿移动,



踩平左脚,弓出左腿,成左弓步。



两臂随同腰腿,由右向左往前同 时将右拳里旋,变拳面向前,拳眼 向上向正前伸出,而左掌由前收 至右小臂内侧。身向正东,两眼平 视(图57、附图57)。



口诀:重心略向后,腰带左脚开(向左45度),重心前移,两 臂环下弧,提腿迈步(右脚),中间不要停留,两臂环至左后,右手握 拳右脚向右撇出,身向右转,重心右移,右拳环上弧,翻腕搬,左臂




相随迈出左腿。左臂伸出,右 手挎拳。弓左腿,收左掌,右拳 伸出。



图57要点:












图57



1.搬拦捶,是以右手握拳为 搬,左手坐掌为拦。搬又分俯腕搬 与翻腕搬两种:向左往下者为俯 腕搬,而由下向上往外用拳背向 前击打者,称之为翻腕搬。用拳面 正面击打称之为捶,故统称之为 搬拦捶。



2搬拦捶之步法是连续步, 因之该式之完成,中间 还要通过再次上步才能 完成。但需要注意的是, 当右腿提起向前迈步落 脚时,必须将右脚向右 外撇出,目的是为左脚 之上步创造条件。而右 腿的迈步不宜过大,只 要能够伸出,置左脚之 右侧即可,也不需要向 右横跨大步。






附图57 3此式动作较多, 因之需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如当右脚落地以后随即将重心移 至右腿,变左脚离地成虚步,紧接着提左腿上步,并同时完成左掌



之推出,右手之挎拳,以及最后弓腿,出拳、收掌。以上各动作都得



协调好,不然就会相互脱节。动作失调,拳势也就必定散乱。



1.拳的握法:太极拳对上肢的要求是“沉肩、坠肘、坐腕、舒 指”。其中所谓“坐腕”,不仅说的是掌,它还包括吊手和拳。拳的握 法要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都是里曲握实,而拇指置食指外 侧,拳面要平。如果是正面拳,则拳面向前,拳眼向上。拳心向下为 俯腕拳。拳背朝外为翻腕拳。又如,里扣拳,拳心向里;反扣拳,拳 心向外。这些拳形均属坐腕范畴,虽各自表现形式不同,但有一点 都得坐腕。如果不坐腕则不得力。关于拳的握法在上面已经谈 到了,但还必须注意,握拳如果用力过大,把劲局限在拳头上,就是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白费劲。所谓空心拳,实际上不能称之为拳,因 它不能起到拳的效用。至于掌的表现形式,与拳类似,但都必须坐 腕。所谓练拳,具体体现在手上,如果练拳不坐腕,其手必下垂,垂 者如人之垂头丧气,无精打彩,全然不得力。因之对坐腕之作用,不 应忽视。





浏览3,05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