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十八式圆形行功太极拳剑套路动作图解说明


四、拳、气结合的练功方法|杨式十八式圆形行功太极拳剑套路动作图解说明





1. “十八势”拳是心、身均练,又练内外之气



练气方法要配合拳术原理来运用。意念导引运 气,不采用由头顶至会阴,督、任二脉回旋,或从涌泉 至百会、上下走八脉循环的大、小周天功,以及意收 丹田的站桩功和别的循经走穴的练功方法,而是按 照太极拳论所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 到劲到的太极原理练法,并配合腹式逆呼吸。



太极拳有八个劲,即棚捋挤按,釆洌捋靠。意念 贯气运于八劲,由于劲别不同,气的运行线路、位置 亦有区别(具体在套路中另有说明,见后)。太极拳属 于武术,它有劲起脚跟、发于腿、腰为主宰、形于手指 的拳术原理,所以在运气方面要符合这一原理。



2. 拳、气合乎阴阳开合



太极拳的动作有阴阳、开合,意念、运气、呼吸也 有阴阳、开合之分。动作放出去时,为阳,为开,向外 呼气,这时不仅仅是动作放开,而要心意俱开;待动 作到位,向内回收时,为阴,为合,向内吸气,这时也 不仅仅是动作内合,而要心意俱合,以此动静开合来 调节体内各器官的平衡。



3. 意气融贯,趣味横生



动作合时内气回归丹田。气以十分为例。十分 之气藏于丹田,丹田之气以四、六分开,动作由阴合 转为阳开时,四分贯至下肢的着力点,六分上贯,经 背脊往上肢通达指梢;动作由阳开转回阴合时,下四 上六之气渐渐归回丹田。在大脑想象之下,内气上通 下达,练到一定程度,内体感受是:脊柱有一股热流 由下向上渐渐移动,经大椎分向两臂直达掌指,那时
指腹十分饱满,有发胀、针刺、电麻、发跳的感觉,指 尖似竹梢子打水微微波动。这是“行气如九曲珠无微 不到”在手指这个敏感点上明显的体现。人的总体感 觉,似有一只暖气罩套在周身,肌肤温和暖热,尽管 冬天寒风吹袭,自己犹如在一间玻璃房内,不觉寒 冷,而是有一种舒适暖和之感。此时此刻的情趣,真 可谓逍遥自在、心旷神怡。这正是“行功心解”所说的 “气遍全身”的真实反映。



上述良好状况的出现,主要是靠意念集中、指导 有方、运气得法、肢体放松、动作正确而得。一旦心猿 意马,运气不当,肢体患硬,动作错误,这时良好的内 感很快就会消失,寒风就会侵犯肌肤,感觉是:消气 失感,圈子里觉得空空荡荡,趣味尽消。一发觉如此 感受,即领出悟心,锁猿拴马,松开肢体,端正动作, 缓缓地又可恢复原来状态。恢复的过程,至少要在五 个开合以上。





浏览1,35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