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诠


一、(四)涵胸拔背|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诠





“涵胸拔背”是内家拳共有的特点之一。应注意的是两者 都要用意引导,但勿太过。



L “涵胸”,吴图南师爷认为“涵”是涵蕴,不挺不凸之 意,所以在练拳时胸部保持自然状态,不做挺胸动作即可。



2.“拔背”,是指在练拳时,用意将肩部向两侧松开,有




如撕布状。 ;



完成这两个要点,就能使气、劲得以顺利运行,收发自如! 而无阻滞。但要注意切勿太过,造成伸头、哈腰、弓背的样: 子。 I



(五)沉肩坠肘



1 第四章太极拳撮要. “沉肩”,就是要做到肩部自然放松,站立和动作中不! 要端肩。有人说“肩部下沉有落地感二这话也不为过。这是; 一种练者自身的体会,我们也可以借此来调整自己。在盘拳; (即练拳)中往往有手出与肩平的动作,这时应该松沉两肩,I 不要用拙力,致使肩部肌肉紧张,从而出现两肩高耸或两肩高: 低不平的现象,这样既影响劲、气的传递,又影响身体的平: 衡。



第四章太极拳撮要



2 .“坠肘二是要肘部自然下垂,肘尖内缘直对胁肋外侧。 要用意而不太过,用架中有“肘不离肋”之说,故切忌在练拳| 时肘部高抬、外张,以免用时腋下被人所乘。 :



3 .我们知道,在练拳时如果哪个关节僵住,其劲、气的运| 转就要受到阻碍。所以练拳时要求拔背、沉肩、坠肘,都是为 了能让劲、气在腰脊至肩、臂、肘、手掌这些关节处畅通无阻 地运行。又由于肘部是上肢的中节,意、气、劲的顺利通行与 否,与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坠肘也是关要之一。



I



(六)褰裆护臀



1 .“裹裆”,是用意松开靛关节,使两股内侧有外挪之意。



2 .“护臀、是指无论练拳还是练功,臀部都不要外凸, 而是要沿尾闾下垂,以保持人体中正安舒。




(七)展指凸掌



对于初学者,要求在推掌时要展指凸掌。凸掌是在推掌的 同时,将劳宫穴外吐,使劲、气透掌而发。展指,就是在每掌 推出或下按时要将五指松开,以使劲、气可达指梢。练习正 确,日久功成,自然能够做到“手运八卦”,即《十六关要论》 中所说的“运之于掌,足之于指”。



(八)胯要折叠



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诠胯是连接下肢与躯干的至要之处,身法、脚步之转换,重 心之变移,都与胯有关。在盘拳、练功时,胯的折叠是在身法 变化中维持身体稳定的关键。所谓胯的折叠,是在做动作时要 松腹收胯,切忌挺肚扬胯。只有胯部练得圆活以后,双腿的虚 实变换自如,才能收到期待的效果。



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诠



(九)纵之于膝



1 .膝部是纵跳与闪展腾挪的关要,应在动作时注意提举收 放,轻松灵活。忌膝部僵直而失柔韧,使腿部动作僵硬,如此 就虚实难分了。



2 .弓步时,膝部的垂直度不要超过脚尖,以免失重。



(十)蹬之于足



L脚踩于地上要五趾分张铺之于地,重心应自涌泉灌注于 地下,身体才能稳固。



2 .如若让劲、气上行,则要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 膝、通之于腰脊、经之于臂、过之于肘、运之于掌、达之于 指。即所谓“根起根落”也。




3 .老一辈拳家所谓的“脚踩五行二意即结合周身意、气 变化,脚下所踩的虚实亦有相应的变化。久而久之,脚下的变 化,就能带动周身意气的变化。



以上是太极拳对人身体各部分的要求,练习时一定要非常 注意,亦是练拳时用意所在。





浏览44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