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谚有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咏春讲手较技中历来拳家制胜均靠步法到位方能得机得势。
步法是协调手法、身法、腿法的基础。步法练得好才能保证手法、身法、腿法的施展运用。咏春步法包含了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种内涵的训练。即要求习拳者做到手轻快、眼明锐、身灵活、步稳固、精充沛、气下沉、力顺达、功纯青。
咏春的功夫尤以下盘为基石所有功夫都从下盘层层展开。常有门外汉言咏春手法精妙而步法、腿法欠缺是典型的有手无脚又无长桥其实不然咏春拳尤其以下盘功夫最为精妙神奇入门之初即强调以二字钳羊马聚力以进退马(或指弓箭马等)的多角度变化破敌疏而全简而纯极尽其妙其秘练之法历来非入室弟子不得轻传。
运用咏春步法攻击时一贯强调力从地起、腰马合一、步法轻固、进退得宜。实则是讲咏春发力的核心一切力都从脚下起通过合理训练的身形步法结构层层追力通背过肘、达于手而穿透敌身。如骑兵挥刀杀敌借助于战马强大的冲撞力量贯于刀刃之上一击之下可以将重铠甲装备的敌人一刀斩为两段这便是以步法驱动腰马发动攻势促使周身劲力合一的原理。
咏春拳主要步型有进退马、转马、追马、跪马、圈步、四平马、独立步等。咏春步法完全立足于实战配合转马、大闪侧、小俯仰的身法以标、圈、伏、膀、捆、拦、耕、摊、摸、荡、捋等手法的应用攻击敌人凭借角度多变、瞬间弹抖、桥手感应、倏发倏收等特点来发挥贴身短打的威力。
咏春拳手在搏击中无论进退都是采取坐后马的方式即将身体重心主要放在后腿上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移动来实施攻击的。实战中步法移动的最佳位置包括方位、距离、时机进可以封堵、管扣、夺势制用退以求避实击虚、引进落空、固势之利。
简而言之步法是一切拳法应用的关键。唯有步活出拳才能合乎技法、劲不散乱唯有步活才能做到步快唯有步快才能做到拳似流星最终令拳法、身法、步法、念力合而为一。
第一节直线进马冲力加速
直线进退马
拳谱云未曾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这讲的是咏春实战搏击的核心要诀——手快不如步法快。
历来咏春拳以拳似流星般的速度和风雨不透的手法防护著称于世故而外行皆以为咏春拳仅善于用手法攻击。殊不知咏春发力皆源于下盘功夫的优劣。实战时一名拳手手法再快若步法跟不上则根本无法发挥出一击制敌的整劲力量此时即便击中对手也不过是一臂之力或局部之力不足以重创对手。所谓整劲是指发力时手、脚、身一处动处处都动不是只动手臂的局部发力。
相信许多人都看见过自然界中虎扑羊的动作老虎捕猎之时后腿一蹬一跃而起整个身子扑到羊的身上靠的是整个身子的直线前冲之力将羊扑倒在地瞬间一击便结束战斗。同样的道理咏春拳直线进退马发拳采用的便是这种作战原理临敌之时后腿蹬地发力身体前冲手、足、身同进此时手臂前伸出拳发力加上足和身子前进的速度三者合一速度快、整劲足、力量大。
直线进退马的具体训练方法有两种。
浏览35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