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二一形意拳之锻炼,须要与四时相配,要顺乎春、夏、秋、冬四 季发展的自然规律。四季发展的规律是:春发——夏放-一 秋收——冬藏。春发象征着大地的苏醒。植物开始生发萌 芽,所以在春天练拳时,应注重内气、内劲的焕发,走势宜感, 发劲宜柔,使筋络渐渐舒伸开展。夏放即意味着植物的生长 发放,人体的骨骼、经筋、肌肉、皮肤均已舒伸。这个时候练拳 适宜发放劲力,不致于伤肌扭骨或拉伤了韧带。秋收意味着 植物已经成熟,并逐渐走向衰老,或者有些植物随着气候的变 冷,而开始萎缩。中秋、深秋时节练拳,则应少发暴力,练时应 内收劲力。至冬藏季节时,一切植物均已进入冬眠状态(有的 动物也是如此),因而在严冬时练拳,更应随之而深藏劲力,不 可急发暴力,因为这时发放劲力是最容易伤筋骨、坏韧带的。
卜二一
那么冬天和深秋是不是就不能练拳了?是不是遇敌也不 交手了呢?不是。冬天虽属阴,然并没有纯阴,夏天虽属阳, 也并无纯阳,所以冬天练拳,也并不是绝对的不可发劲,只是 在开始练习时,由于经筋、肌肉、皮肤和骨骼,均处于萎缩状 态,经筋的伸长性能减退,肌肉的弹力减弱,皮肤和骨骼的韧 性也巨减,故不宜急发暴力。只要在全身关节和各部都活动 开以后,全身感到温暖时,也还是可以适当地发放劲力的。如 若严冬突然遇敌交手时,应着重于根节和中节的运用。因为 梢节因遇冷而成僵,而且变得脆弱,所以若使用梢节进击,则 很可能使自己受到伤损。 '
练拳与四时规律变化的结合,同“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并 ,
不矛盾,也并不影响练功,而只是在锻炼的方法上、劲节上和 劲力发放的大小上、要加以改变而已,绝不能把夏季三伏天发 放的暴发劲力,死板地搬到数九天来发放。因此,练功也不能 四时不辨,千篇一律,须随时而应变,适时而更法。
浏览29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