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功是在“清虚其心,轻松其体”的原则下,通过多种静止的 姿势或柔缓的动作,使练功者身心相对松静;运用良性意念诱 导,以增强神经系统的灵敏性,从而调动体内细微之处肌肉群参 与运动,如此,使人体内巨大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自然发挥,能 使浑身肌体得到自然而均整的锻炼,可通畅气血,温养筋骨,弱
.寇.国木丛书
者变强,化拙为灵,达到身强体健,百病不侵,养身健身的作用。 诸如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低血压、肝病、肾病等疑难杂症都能 通过练习下例桩功有所好转或治愈。
1. 浑元桩(无极生有极)
此桩功要求人体的四肢百骸与精神意念皆处处相合,周身 精虚空灵,心胸舒展,中正圆和,内外统一。
第一式:从自然站立开始,双腿分开 约自己三脚宽,身体下沉至膝间角度稍 大于90。;同时,双掌从两侧提起至胸前 外翻推出,双臂撑圆,含胸拔背,头上顶, 叩齿,舌顶上腭,肛上提,脚向前,手向 外,有外撑之力,如排山倒海之势。裆内 圆外撑,胯自然稳固,两臀极力敛住,膝 自然坚固,足要坚而稳,如大树根深叶茂 (图 3-1)。
图3-1图3-1按上述姿势站好,然后两眼垂帘,内 视祖窍吸气,合成一线用意念下到肚脐 稍停,吸气的同时肚脐、涌泉、会阴同时 提气,收尾闾,缩前阴,肋骨自然张开,提耳后高骨,真气自然沿 脊背走督脉过三关直达泥丸。呼气意想真气沿任脉下到肚脐下 丹田处(下丹田外:直肠后,会阴上,膀胱前,即女子子宫口,男子 射精处,医学称为内命门,两肾中间是外命门。命门是胎儿出入 之口,为命门,道家称为丹田、生死窍.此窍通八脉)o如此周而 复始,如环无端,坚持49天,小周天通也。
图3-1
图3-1
第二式:桩功不变,只是手心向内用意抱树,头正起,肩平 顺,含胸拔背,提胸塌腰,圆裆固胯,逼肾坚膝,足坚而稳,膝屈利 伸;上气下降,下气上升,吸气内劲由涌泉上行;同时,塌腰收腹,
膻中之气下行,二气合于丹田,意念好像把一棵大树拔起,此时 丹田上翻;呼气丹田下翻,将树又插入大地中;也可丹田前后运 动将树前推后拉;也可丹田左右滚动,将树左右摇动。此功需练 49天,内劲渐生,浑身有胀感(图3-2)。
第三式:一切同上,惟有呼气时手心向外同第一式,吸气时 手心向内同第二式,一呼一吸,气流滚滚,全身骨节毛孔随着呼 吸一开一合,形意拳的伸缩吞吐基本诱发萌生,筑基功夫从此开 始。
2. 伏虎桩(两仪)
此桩在浑元桩功感到内气充沛,浑身有膨胀感的基础上练。
第一式:自然站立,左脚横向左迈开一大步,身形随之而前 侧移;同时,两掌自然上提至乳前下按,双臂撑圆位于身之两侧, 虎口相向与身体成一条线;前腿屈顶,后腿屈撑,前后腿、前后臂 与身躯形成五张弓;头上顶,肩胯须放松摆顺。此桩取低势为 好。有前抓虎头、后捋虎尾、身跨虎背的英雄伏虎之气概。右势 与左势同理(图3-3)。
图3-2图3-2图3-3图3-3
图3-2
图3-2
图3-3
图3-3
图3 -4图3 -4第二式:身躯、腿形不变,惟 有两手由外撑变为内抱,意念怀 抱千斤磐石,稳如泰山,头顶天, 脚踩地,气吞山河,意守丹田,肚 脐呼吸(图3-4)。
图3 -4
图3 -4
第三式:伏虎桩姿势不变, 惟呼气时两手外撑,吸气时两手 内抱;吸气时两脚趾抓地,会阴 内提,两肋骨外撑;呼气时两手 外撑,两脚趾放平,劲达四梢,随 着呼吸全身毛孔伸缩,五弓齐
发,达到全身无处不弹簧,意到气到。此功为心与意合、意与气 合、气与力合打下良好基础。
上法姿势、练法须按形意拳之八法论:一曰顶、二曰扣、三曰 圆、四曰毒、五曰抱、六曰垂、七曰曲、八曰挺。
(1) 三顶:头上顶:头后脑骨向上顶,则三关易通,肾气上达 泥丸以养性。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骨气,下入 丹田,以固命手掌外顶:手掌向外顶有推山入海之势,则气贯周 身,力达四梢、四肢。
(2) 三扣:膀肩内扣,手臂抱扣,足面下扣。两肩内扣:则前 胸宽阔,可以增大两肩、两膀之间的合力,并且可以使肩的三角 肌聚合,使肩部根节的力发出,使之气力到肘。手背足背要扣: 手有劳宫穴,足有涌泉穴,上下气脉相连则力气到手,桩步力 厚。牙齿要叩:能使舌易顶上腭搭到鹊桥穴,任、督脉通,气通而 全身筋骨紧缩,以便展放有力。
(3) 三圆:背圆,则力催身前;胸圆,则两肱力全;虎口圆,则 勇猛外宣。脊背要圆,力催身前,尾闾中正,三尖畅通,精气贯 顶。前胸要圆,可使两膀力合,两肱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畅, 气降丹田。虎口要圆,勇猛外宣,力透劳宫穴,气力贯指,则手自 然有裹抱力。若此久练,则手有钩挂拎拿之能,是谓三圆。
(4) 三毒:心毒如怒狸搜鼠,眼毒如觑兔之饥鹰,手毒如扑羊 之饿虎。实是眼到、意到、手到之理也。
(5) 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泄;胆量抱身,临敌不变;两面抱 肋,出入不乱。丹田要抱,气不外散,勇往直前,稳如泰山,击敌 必中。胆量要抱,遇敌有主,兵不厌诈,有真有假,窥测敌情,以 应万变。两肋要抱,以肘护肋,既是拿法,又可挂打与敌交锋,自 无危险。
(6) 三垂:气要下垂,沉入丹田,提肛收臀,则力到腿,稳如泰 山。两肩下垂,能开胸顺气,使臂增长,肘气达手梢,灵活自如。 两肘下垂,则两臂自圆,能顾两肋,掩肘、进肘方便自如,是谓之 三垂。
(7) 三曲:两肘宜曲,曲则力富;两膝宜曲,曲则力凑;两腕宜 曲,曲则力厚。两肘宜曲,弯如平月,则力富。两膝宜曲,弯如半 月,则力厚。手腕宜曲,变为半月,则力凑,是为三月也。
⑻三挺:挺劲,则精气顶;挺腰,则力达全身;挺膝,则腿坚 立。头项要挺则头部正直,精气贯顶,上达百会,项至玉枕,直项 直腰,形意之本。
伏虎式意在抻筋、拔劲、拉长、放大,要有排山倒海之气势。 呼气时,全身要有外撑之意;吸气时毛孔内收。
浏览8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