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剖学分析武术技术动作的一般步骤和 要求 ,
在武术运动中,对武术技术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一般 地是对人体各部分环节之间的机械运动规律,即分析骨、关 节和肌肉的运动规律入手进行分析的。通常分为五步:
L确定要分析的动作名称。如"《弓步冲拳的运劫解剖 学分析》。
2,描述身体姿势和动作要领:以马步冲拳为例。(1) 预备姿势:两脚并步站立,两手握拳屈肘抱于腰间,目视前 方。(2)马步冲拳:左脚向左开步,两脚间距离为自己脚 的3倍,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拳向前平伸冲出,拳 与肩平,拳心向下,目视前方(图8—19)。
3. 划分动乖阶段和确定动作的开始阶段
在划分动作的阶段时,一般是依据环节运动方向的改变 进行划分的。如:以冲拳技术为例:它的发力顺序可划分 为:预备姿势、起、随、催、结束姿势五个阶段。
4. 分析各阶段各繇节的运动状况
这一步是武术技术动作分析全过程的重点。它一般包括 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指出各环节在相应关节处的运 动。如:腕关节伸、膝关节面等。(2)说明各环节的受力 情况,指出使环节运动的原动肌名称,以及原动肌工作时的 固定点。如:关节周围肌肉远固定(或近固定)等。(3) 分析原动肌的工作类型。如静力性工作(或动力性工作)。 (4)分析原动机的杠杆类型。
5. 小结与建议
(1 )对所分析的技术动作简要评价。
(2)指出完成本动作的协同肌名称,并有针对性地提 出发展这些肌肉力量的辅助练习。
(3 )从解剖学角度指出所分折的技术动作的合理性, 并分析易犯错误动作的解剖学机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武术技术动作解剖学分析举例:
以马步为例进行解剖学分析。
马步是武术基本步型动作之一。它对于运动员身体的稳 定性和动作的耐久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1.动作姿势:两脚平行开立(足间距约为本人脚长的3 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膝部不超过脚尖前方,大 腿在甑关节处保持屈并镣近水平位,足普屈而全脚掌着地,
膝前缘线不超过脚尖,身体重: 心落在双脚支撑面内。上肢唐 胛骨后缩,肩关节内收并后 伸;肘关节屈,两手握拳抱于 腰间,拳心朝上,脊柱保持伸 位,即挺胸塌腰(图8 — 20)。
图8-20 2.肌肉工作性质:马步是
静力性动作,从力学观点讲,静力性动作是静止不动,因此 作用于各环节和身体总体的合力矩为零。但是,在分析马步 动作的肌肉工作时,首先要看到此动作虽然是静止不动的, 却包含着以下两种运动趋势:一是在重力作用下,重力矩增 大,有可能产生髓关节屈,膝关节屈和足关节背屈的运动趋 势,从而使身体下降,这种运动趋势与外力作用方向一致; 一是为克服重力作用而使动力矩大于阻力矩,下肢肌肉发力 过度,有可能产生髓关节伸、膝关节伸、足关节趾屈的运动 趋势,身体向上站立,这种运动趋势与外力作用相反。但不 管会产生哪一种运动趋势,在维持马步运动中,骨杠杆处于 平衡状态,速度为零,这是马步肌肉工作分析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下肢髓关节伸肌群、膝关节伸肌群和足肌屈肌群的 支持工作调节下,使两种力矩达到平衡。脊柱部位,则以背部 伸肌和腹肌共同做固定工作。上肢主要是肩关节内收和伸肌 群,肘关节的屈肌群,以及手部关节的屈肌群共同紧张完成 固定工作。
3.讨论:
(1 )维持马步姿态的肌肉,是在既要克服重力作用使 身体向下运动趋势,又要抵制由于克服重力作用而力图使下 L- ■ ‘0 . , . 肢伸直的运动趋势的情况下完成固定静止工作,肌肉紧张度 较大,易疲劳。因此,经常练习马步,可增强臀大肌,股四 头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长屈肌和腓骨长肌的力量和 控制能力。
(2) 马步的技术要求是始终要保持挺胸,塌腰。因 此,经常练习马步,还可以提高腹肌和竖脊肌的控制能力。
(3) 马步动作不但对姿势有严格要求,而且对坚持动 作的时间上也有较高的要求。故对原动肌,特别是下肢的原 动肌力量和工作时耐久性要求很高。因此,初学者由于肌肉 力量不足,控制能力差,极易产生向后倾倒而失去平衡,或 者是为了避免身体后倒而产生躯干前倾,屈髓幅度加大,膝 关节前移的错误动作。因此,初学马步时,可采用背靠墙等 手段进行练习,体会下肢肌肉用力程度和技术要领,避免出 现后倒,前倾或者膝关节前移等错误动作。
浏览2,6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