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架与推手


二十一、■太极拳架 第一章■太极拳架 第一章十字摆莲|吴式太极拳架与推手





■太极拳架 第一章



■太极拳架 第一章



拳法中将两手交叉左右横分状如十字,并用脚面横 劲旁踢,疾似风摆荷叶,称为十字摆莲。



此式上承白蛇吐信。敌自身后击来,我转身待敌, 以手拨开敌锋,复乘势用足旁踢(图102、103),双手



移动成十字交叉。侧踢时,左足立地,右足根用劲,移动成十字交叉。侧踢时,左足立地,右足根用劲,自自左至右形成一立圆,开而复合。转身与横踢须顶劲上领,
身体中正,目光视敌,轻松自然,毫不僵滞,然后才能
发挥巨大的威力,化破敌攻,并作反击。歌诀曰:
顺臂拗腿踢横旁,疾风速扫莲叶荡。
左足立点右足圆,双手十字开合现。
手拨敌锋凝精神,乘势横踢劲力真。












移动成十字交叉。侧踢时,左足立地,右足根用劲,



移动成十字交叉。侧踢时,左足立地,右足根用劲,











蛇信击前摆莲后,悬顶柔腰撒开手。



(三十四)指力当锤



在搂膝拗步之后,乘势用拳进击,直指敌月当,称为 指月当锤。指胎锤是太极五锤之一。



此式在用拳进击敌月当时,后腿要用劲蹬直,拧腰合 胯,运背脊之力于右掌,向前下方发出,直奔敌月当(图 104、105、106)。发劲击拳时,头应上顶而不前俯,肩 臂关节松开,气沉丹田,运用腰脊动力,一呼即出。敌 以右拳击我,我左手横过膝盖,搂开敌手,并乘势用右 拳直击敌月当,而左手置于右臂内侧以作护持(图106)。






图104 图105 图106



指月当锤是很重要的击法,只要能搂开敌手,一般都 能击中;但对于太极拳术来说,它同时也是发人法,关 键在于顺敌势而腰胯发劲,可以放敌致倒。指月当锤对腰 脊运动是极好的训练。有歌诀为:



搂膝进步指脖锤,后腿蹬直正腰椎。



-章-章右肩松开身前探, 搬开敌手乘势追, 向前斜下迳直脖,右肩松开身前探, 搬开敌手乘势追, 向前斜下迳直脖,顶劲不俯有神威。 劲起脊背贯右锤。 太极此锤非寻常。顶劲不俯有神威。 劲起脊背贯右锤。 太极此锤非寻常。太极拳架太极拳架(三十五)上步七星



-章



-章



右肩松开身前探, 搬开敌手乘势追, 向前斜下迳直脖,



右肩松开身前探, 搬开敌手乘势追, 向前斜下迳直脖,



顶劲不俯有神威。 劲起脊背贯右锤。 太极此锤非寻常。



顶劲不俯有神威。 劲起脊背贯右锤。 太极此锤非寻常。



太极拳架



太极拳架



拳术中将两臂交叉,两掌斜对,状如 E



北斗,称为七星式。上步则指全身重量集 中于左腿,微屈坐实,而右足尖或脚跟虚[福X? 点地面(图107)。 y? /



此式双掌合抱,高过眉际,含胸拔背,I f \ 松肩吸气,虚实分明。但此式并非防守的卜切 着法,上步进步可作挑打,左掌向后,右卜逊/ 掌直击敌面,双掌下落可化为撇身锤,拧(胸 腰合胯,用肘膊夹取敌臂,而左掌直攻敌后& 胸。上步七星还隐含着膝顶足踹,近身用修 膝顶,稍远用脚踹。由此可见,上步七星 图1” 在形式上是拦架敌拳的防御架式,但稍加变化就能成为 犀利的进攻动作。有歌诀为:



上步七星克敌攻,双臂相挽宜含胸。



两掌斜对如北斗,上步寓重右足中。



掌进直向迎面劈,掌落撇锤当胸击。 右脚虚点头正悬,膝顶足踹因机变。



(三十六)退步跨虎






拳式中将两臂分张,两手分作钩掌,身体下踞,双 腿蹲屈,一足平铺立地,一足提起,足尖点地,状如伏




图108图108虎,称为跨虎式。退步则指全身重 量集中于右足。






图108



图108



拳架中将上步七星演化为退 步跨虎,是有进有退,进退自如的 训练。在上步七星的定式中,敌人 以右脚直踢我月当,我则先撤右步落 实,回头视敌,左手外搬敌腿,侧 转身向后作钩,提右脚屈膝,足尖 点地,以作防护和退让,同时乘势



用右掌进击敌肋,完成退步跨虎(图108)。



在许多练法中,退步跨虎的定式之后,右腿须直立, 并抬左腿,绷脚面,两臂分张,右手作掌,五指伸展;左 手撮钩旋扭向上。因此,无论起落,退步跨虎都要求虚 领顶劲,并使脊背的劲力在身体拧合之中通达于两臂的 钩掌,以保持平衡。有歌诀为:



退步跨虎脊背力,手作钩掌分两臂。
身体下踞称伏虎,右实左虚趾点地。
左手搂敌取钩意,右掌进击左足踢。
凝神注目回头看,变化绪端身上起。





浏览28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