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架与推手


十七、玉女穿梭|吴式太极拳架与推手





周行四隅,连续不断,纤巧灵动,有如织锦穿梭, 称为玉女穿梭,其出击方向为四个斜角。



此式在拳架中承接野马分鬃,敌人擒取我右臂,我 即含胸拔背,松腰坐胯,用另一手自臂下穿出(图83), 置于敌手所在之处,随即拧腰转胯,摺住敌腕,左手沿 右臂外缘前移(图84),对方如坚持不松手,我腰月当用 劲,即可发放。这是解臂受拿之法,也是擒腕之法。敌









如松手后撤,我则随其 势将臂下手向前作圆, 在腰脊旋转中移至正前 方(图84),用腕掌自 外向内滚卷,达到眉间 额际,转移对方自上而 下砍击之力,使其泰山 压顶式落空,身体腾 虚,脚跟离地(图85)。 此时,我被擒之手由臂



到胸作圆后,直向对方胸部击出(图86);或者将滚卷 的腕掌作逆向滚转,另掌辅助,先坐胯后进身,在腰胎 扣合的劲力作用下,可将敌放出。这样,完成第一个玉 女穿梭,其方向为西南斜角。再转身移步,将右手放于 左臂下(图87),依上述对称的方位进行第二个玉女穿 梭(图87、88、89),其方向为东南斜角。同样,第三



ml太极拳架-章ml太极拳架-章












ml太极拳架



-章



ml太极拳架



-章



个、第四个玉女穿梭分别为东北、西北方向。在走架中, 经常将第二个和第三个玉女穿梭之间增加一个野马分 鬃。而在第四个玉女穿梭之后,增加一个拿敌臂踩敌腿 的动作(图90、91),也称抓踩,以与搅雀尾或单鞭相 衔接。抓踩具有强烈的击技作用,从前大多将它看成基 本功的训练内容之一,作单独的练习。



玉女穿梭忽隐忽现,连绵不断,并将拿人、击人和 发人之法融贯于其中,从而要求不失顶劲,呼吸有致, 手足动作协调而有节奏。其中拧身、回身和转身动作都 必须以腰为主轴,先动脚再动身,松活圆整,而腰肘的 松活与旋滚则起重要作用。



经常练习玉女穿梭,可使胸背腰脊,两腿两手的各 个关节都在圆弧动作中得到锻炼,步法灵活,身形转动 俐落。在虚领顶劲和意念恬静之中,结合呼吸吐纳,使 神经系统和腹腔各种器官都得到运动。因此,玉女穿梭 也是一个全面的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拳式。有歌诀为: 玉女穿梭四隅行,连绵不断穿梭灵。



拧身回转腰主宰,手步相随体正中。
臂受敌擒腰肩松,拿取敌腕腰肘攻。
卷掌巧卸压顶力,盘旋蓄劲直击胸。





浏览44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