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芋』-'--..-
第一节动作名称
衣; 第 t 重 1 殿
篌
预备势
16.
白鹤亮翅
1
1.金刚三大对(瓶拦捶)
17.
斜行
K
1
2.懒扎衣
18.闪逋背(倒扫堂)
1
、3.白鹤亮翅
19.
白鹤亮翅
学
4.单鞭
20.
单鞭
I
:侬
5.金刚三大对(斜式)
A
21.
云手
X
6.白鹤亮翅(斜式)
22.
左高探马
|
7.斜行
23.
右拍脚
8.高探马(拖枪败式)
24.
右高探马
9.跃步斜行
25.
左柏脚
10.高探马(拖枪败式)
26.
左蹬跟(一步三捶)
J
11.如封似闭
27.
青龙探海
1 .
12.伏虎(宽衣解带)
28.
鹊子幽身
1
13.串捶(金丝缠插)
29.
二起拍脚
1
14.肘底藏拳
30.
分门桩抱膝
羹 \ 琼*,
15.倒卷肱
31.
蹦足蹬跟
、
32.鹑子倒身
33 .右蹬跟(左右拦马掌)
34 .掩手捶(七寸肘、七寸
53.闪逋背(倒扫堂)
54.白鹤亮翅
55.单鞭
靠)
56.云手
35.抱头推山
57.十字手
36.白鹤亮翅
58.单挥脚
37.单鞭
59.承打指裆捶
38.前后照
60.金刚三大对
39.野马分案
61.懒扎衣
40.玉女穿梭
62.右扎七星(七寸靠)
41.懒扎衣
63.搬拦捶
42.白鹤亮翅
64.回头看画
43.单鞭
65.白鹤亮翅(背式)
*
44.云手(童子拜佛)
66.单鞭(背式)
45.跌岔(二郎担山)
67.左扎七星(七寸靠)
46.扫堂腿
68.微拦捶
47.左金鸡独立
69.跨虎
48.右金鸡为立
70.双播脚
49.双跌脚
71.弯弓射虎
50.倒卷肱
72.金刚三大对
51.白鹤亮翅(斜式)
收势合太极
52.斜行
第二节七十二式分解
预备势
即无极或站功的起式,以面向东定位,站式(见前站功说明)
图1图1
图1
图1
上身中正,向下落沉,右脚向外开动 45%开动时脚趾不能翘起,以脚跟为轴 水平滑移。两手随身松沉下落至膝下时, 右手外翻至体右侧中心线,以肘为中心 向上翻转,经头顶时手心与百会穴斜向 对照,再由天庭向下按。同时左手带动左 脚向左前方迈出一大步(步的方位如骑 马步大小),左手由肘为中心向上翻动与 左耳对照,绕一圆圈向天庭前下按。此时 左右手在天庭前会合,右手在上左手在 下,两手扣严成交叉之势,一齐向下按至 小腹前自然分开。右脚在双手下按、身躯 前进提起、微离地面时随体前跟。按势完 毕,脚亦同时落稳,全身恢复原站身法° 目平视,面仍向东(图1 ~7)。
W \\ :::——嗝一VW \\ :::——嗝一V
W \\ :::——
嗝一
V
W \\ :::——
嗝一
V
注:上步时周身要向下松,切忌侧身掰膀,低头弯腰。臂部要膀、肘、腕三节 转动。
浏览50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