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兆元(1811 — 1891),是陈清平的大弟子,系赵堡太极拳第 八代宗师。清道光年间,和元为清朝三朝无老李文清(名棠阶 官礼部尚书、入军机)待卫,授衔武信郎。为适应军旅需要,他 对练拳速度、身法,步法、手法都做过必要的修润充实,增强r 技击强度.形成了明显区别『原架式。和兆元离京归乡后,去看 甲老师陈清平,陈师让他走?套架,看后惊讶不已,赞叹道:“你 在京数载,功夫已有过于我而无不及,从此你可别树一帜,始称 和式太极拳吧!"后来,陈青平之师张彦从山东云游还乡,和兆 元又去看望师爷,张彦见和兆元英俊有为,谈吐大方,心中高兴, 看了和兆元练的拳架,连声道:“你的功夫已达炉火纯青,登峰造 极的地步,吾镇太极苑中又开了…株奇葩。”从此,张彦又对和兆 元多方指导,使和兆元树起了 “赵堡和式太极拳气
和兆元传子和敬芝及长孙和庆喜,和敬芝文武兼备,曾辅两 湖总督李建、张之洞多年,授文林郎,著有《高手武技论》。
和润芝之子和庆喜(1862—1936)字福堂,八岁随父和伯父学 拳,并得到祖父的指点。32岁弃武经商,72岁时(1928年)值太 极拳作为国术运动风靡海内,遂奋发整理祖传拳法,广泛授入。 1931年他带领弟子郑伯英、王思恭等去河南开封打擂,王思恭碍 亚军,郑伯英?举夺魁,威震武坛。其弟子和学信、郑悟清、郑 伯英最著。和庆喜堪称赵堡太极拳发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 人物。
和庆喜、和敬芝的后人和士英、和学俭、和有禄、和少平、和 保龙等,继续承传赵堡和式太极拳,同时成立“赵堡和式太极拳 研究会”,将和式太极拳在赵堡等地发扬光大。
(三) 走出赵堡基地的二郑宗师
武*赵堡太极拳发祥于河南温县赵堡,西安是赵堡太极拳发 展的基地。“西安一郑”指郑悟清、郑伯英两位宗师。赵堡太极拳 得以发展,多赖二人之力。
郑悟清、郑伯英二位太极宗师,均在抗日战争时移居西安,广 泛传播武当赵堡太极拳,使赵堡太极拳名扬西北,传向大江南北 二十几个省市,以及欧美多国,西安成了赵堡太极拳的发展基地。
1、大架宗师郑柏英传艺
郑锡爵(1906-1961),字伯英,赵堡镇人。受艺于和庆喜, 于1931年参加开封擂台赛,一举夺魁,威震武坛。1937年移居西 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曾任赵寿山部队武术教官。1951年任 西安市体委武术教练,门徒众多,为发扬武当太极拳做出了重大 贡献。郑伯英在长期教拳过程中,拳术不断修正充实,拳式名称 也有更改。所演拳式舒展大方,速度较快;推手则11挨到何处何 处击”,尤擅靠法。因而,誉满西京,在西北五省颇负盛名。
郑伯英在西安传徒很多,其著名有其子郑宏烈、徒任少先、任 志义、范士书、张鸿道,柴学文、郭士魁、赵增福等。其子宏烈 在西安成立了 “郑锡爵武馆”,广泛传艺。徒赵增福^寸大架太极拳 深研细究,曾著《武当赵堡大架太极拳》、《中国赵堡太极》等书, 是武当拳法研究会研究员、赵堡太极拳总会副会长等职,在西安 传授赵堡大架太极拳,又被聘到湖南、广西等地传艺,后又赴美 国纽约传拳。
张鸿道的弟子王海洲先生,系赵堡镇人。是现居赵堡镇的赵 堡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他22岁随张鸿道学习赵堡大架太极拳, 得到太极真髓,更加勤学苦练,并广泛收集拳论秘技,探讨功理 功法,遍访赵堡太极名师,请教拳艺,技艺大进。现任赵堡太极 拳总会副会长,担任赵堡太极拳总教练,经常参加国内大型的拳 艺竞赛活动。由于技艺超群,被誉为中国太极拳十大名人之一。王 海洲著有《秘传赵堡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器械合编》等。
王海洲先生,为了传播太极拳艺,奔波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讲学、传拳,参加各种太极拳年会。在他的门人的共同努力卜 福 遂厦门市和四川重庆市都相继成立了赵堡太极拳王海洲培训中心。 在武汉成立了赵堡太极拳武汉分会;在山东聊城有赵堡太极拳学 校;在桂林、柳州等地,赵堡太极拳也生根开花……。武术权威 刊物《中华武术》也对王海洲进行介绍,并开始连载王海洲传的 赵堡太极拳套路,把赵堡太极拳这朵奇葩传向全国,传向全球,造 福全人类。
2、小架宗师郑悟清授徒
郑悟清(1895 — 1984),字凤臣,赵堡镇人.八岁入学,习 孔孟之道,十六岁时寄食于清化(今博爱县)当典学徒。赋,性朴 实,受痒序之教,勤于职守,期年委以会计职务。由於先天体弱, 工作任重,日以继夜,积劳成疾。医药久治不效,几乎不起,全 家人为之担忧.邻人太极拳世家,赵堡第九代和庆喜先师,见面 悯之,授之太极拳健身之术。三月见效,不顾已而立之年,毅然 投师,正式拜在和庆喜先师名下学艺,术精技纯,造就超人。
1938年郑悟清到西安后,经友人介绍,在陕西省政府、军政 部、西安办事处、西安警备司令部等处教拳,后又聘到黄埔军校 第七分校为国术教官,同时兼任西安国术馆委员。在西安各界武 术爱好者中,影响很大,从学者亦多。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武术之研究与传播,他被选为市体委 委员,于兴庆公园设太极拳辅导站,传授赵堡太极拳,三十余年 如一日,从学者遍及各行各业,脱颖而出者多人。其拳式小巧细 腻,轻灵柔和,推手则圈小多变,罕与匹敌的“内外兼修”拳艺 广传授给弟子,使赵堡太极拳传向全国,走向世界。
郑悟清先生的女弟子纪昌秀,除在香港传授太极拳外,也传 授泰国、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等近二十个国家的太极拳爱 好者,其徒回国后,纷纷成立了各自国家的赵堡太极拳研究会,传 授赵堡太极拳。纪昌秀将原来的“香港赵堡太极拳研究会”改成 T “国际总会",在香港、东南亚不断与各武术团体进行着联谊和 交流,携手举亦了各种国际间的武术竞赛表演。1985年,在天津 举行的世界武术大赛上,其泰国弟子获得优秀奖。她的女儿在 1988年杭州国际武术比赛中获得全能第四名;1989年又在新加坡 的武术赛中获得两顼冠军.从1988年起,纪昌秀的弟子们在香港 武术赛中连续三年夺魁。这以后,纪昌秀的弟子们更是南征北战, 声誉郝郝,赵堡太极拳而广传海外,被武术界誉为海外女侠。
刘瑞,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郑悟清老师的关门弟 子。1983年11月,他代表陕西省武术队参加厂在北京首都工人体 育场举行的首屈“全国武术规则示范赛”,]983年,参加了陕西省 太极拳推手表演拳,一招“高探马”奠定了他在西北的武术地位. 赢得了 “闪电手”的称号。在1993年10月武当山举行的国际性 武当武术擂台邀请赛及武当武术出国表演团选拔赛,均显示了武 当武功的威力。
为了弘扬武当太极拳,刘瑞走遍了广东、广西、云南、宁夏、 新疆、河南、湖北,香港、台湾、新加坡、瑞典等地,仅此1985 年至1995年10年,曾8次赴广州开班讲学,学员达万人,电台 以《走马两万里》为题对刘瑞在广东传拳、办班、专场武术表演 等作了专题报导。刘瑞并任“武当五龙馆”主教练、中国人民解 放军空降兵武术教练、“西安武当拳法研究会”会长等职务。著有 《武当赵堡太极拳》,由广东高教局出版社发行,三年之间两次再 版,成了购之不到的艺书。同时刘瑞也被收入《武术名人大典》等 武术典籍之中。
现任西安武当赵堡太极拳研究会副会氏兼总教练的赵堡太极 拳第十一代传入李随成先生,是郑清老师的弟子。曾在1984年 陕西省太极拳推手对抗赛中,获得75公斤级冠军。于1998年组 建了 “西安东方竞技体育健身俱乐部”,被推举为董事长兼总教 练,传授武当赵堡太极拳,传徒众多。他在西安武术界较有名气, 还被任命为“国际太极易拳道总会”、“香港中国长安国际太极拳 研究会”名誉会长,是西安武当赵堡太极拳的主要传人之一。
郑悟清先生的次子郑钧,从幼跟父习拳,六十年来练拳传艺。 他在赵堡镇是很有名望,传徒面广,遍及山西、洛阳、平顶山、安 阳、河北、山东、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地。
郑钧先生拳艺高尚,重武德,对人诚恳和善,《武当》杂志曾 儿次报导他的拳艺事迹,现任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他深 研拳理,研讨太极拳源流,发表过有关太极拳源流的“太极拳探 源”、“练拳应知”数篇论文。郑钧先生现有弟子数百名,高足也 有几十人:
浏览3,0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