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武术论文集


十、对唐豪的源流考证评价种种|武当武术论文集





唐豪的源流考证,从上世纪的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一直居统 治地位。但民间的看法却不同,现将各方面的评价转抄于后,供社 会作一公正的评定。



1、1997年出版的《中国武术史》[文献⑵的《武术论著与学术成 果》中(第359页)的评价是:“依考据探求武术源流的论著不多,主 要出自唐豪手笔,徐震等也撰写了一些。自二十年代末,唐豪广泛 查录文献,收集民间武术抄本,深入实地考察,不仅写出了《少林武 当考》、《少林拳术秘诀考证》、《内家拳的研究》以及关于太极拳源 流和拳谱的系列考证论著等,还出版了《中国武艺图籍考》、《行健 斋随笔》等广辑武术史料的专著。唐豪的考证论著,应该说材料翔 实,推论细密,结论也较公允,为武坛扬弃附会玄虚之说,提供了依 据。为后继者提供了考察拳术源流的方法和研究武史的重要材 料,唐豪的开拓性研究,为现代中国武术史学科打下了基础。”



2、太极源流的研究家徐震先生,是唐豪的同时代人,也对唐豪 的考证,作了深入的研究,徐震先生的评价,在1961年9月24日 晚给友人金仁霖的信,有曰:“唐豪同志对太极拳本身的技术方面, 实未下过功夫,对这方面的体会是很浅的,往往从形式上看问题。 这一点以后还要详述鄙见。至于唐同志的据考,其辛勤实地调查 的精神,确可钦佩,但基本上没有脱离形而上学的观点,往往孤立 地片面地看问题。这可能由于他以前操持律师职业养成了习惯, 只求取胜,不虚心地研究相反方面的理由与证据。再唐同志在解 放前是相当骄傲的,解放后有了改进,这是进步的表现。但似乎所 有的旧习惯,并不能一扫而光。所以始终坚持其陈王廷根据戚继 光的《拳经》创造太极拳之说。鄙见向不同意此点,与尊论可谓不 谋而合(以上据金仁霖先生向笔者提供原函之复印件)



3、在赵斌等著《杨氏太极拳正宗》第231-232页[文献明有评: “谈到唐豪的考证,有一段太极拳的派别恩怨有必要提及。1930 年前后,杨澄甫、吴鉴泉共负盛誉,关系极好,吴称呼杨为三叔,十 分尊敬,从无以吴派另立门户之意。当时的政客褚民谊已任行政 院秘书长,对杨老师恭维有加,并计划以其权势发展杨氏太极。但 因在某集体宿舍邀杨老师与他做推手示范时,原以为杨老师会顾 及他'秘书长'的面子,不料刚一接触,就被杨老师发出丈外。褚一 气之下,改变初衷,转投吴氏门下,抑杨而捧吴,并且将太极拳划分 为吴、杨两派。此后在陈微明创办的致柔拳社举行的张三丰祖师 寿诞典礼时,中央国术馆、编审处长唐豪也指责杨派伪托神仙炫耀 于世。乃远赴河南,进行‘调查’,并著《少林武当考》一书,从而把 太极拳在祖国早期孕育和发展的历史推迟了几百年(参见宋志坚 《太极拳源流考证辨



笔者对上述评价的看法,同意徐震先生的评价。徐震先生对 唐豪的考证,有深刻的了解,徐氏是一位正直的研究者,备受后人 的尊重,其名著《太极拳考信录》是后继研究者之珍贵史籍,笔者深 受启发,而步其后尘。



褚民谊贬低和打击杨派,及唐豪否定陈微明的行为,是有联系 的,是趋炎附势的表现。褚民谊虽官居高位,但心术不正,后来沦 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唐豪追随褚而否定 杨派,立场错了,其考证的结论必然错误。先有了否定张三丰的框 框,后去调查,以此框框去找“证据”,未有不铸成大错者也。



望后继之考证者,引以为戒。



(注1)陈清平之原谱,突出拳论,把四句歌诀附于四段拳论之 后。此种编排,与王宗岳原谱的顺序颠倒。后学者往往误以为第 -句歌诀搭配第二段拳论,第四句歌诀搭配陈清平关于背丝扣的 论述,而指责为伪谱。为此,本文转抄时,把每句歌诀调到相应的 拳谱之前,文字则完全忠于原谱,以避免误会。



参考文献:



(1)唐豪、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年初 版,1992年第二版本



(2)顾留馨著《太极拳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3)姜容樵、姚馥春著《太极拳讲义》,上海武学书局,1930年 版



(4)赵斌、赵幼斌、路迪民著《杨氏太极拳正宗》,三秦出版社, 1992年版



(5)吴公藻著《太极拳讲义》,1935年著,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 本



(6)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编《从古城走向世界——永年 太极拳史集成》



(7)乔松茂:《武式太极拳的源流和特点》,原载《中华武术》 1994年第四期



(8)杜元化《太极拳正宗》1935年,开封石印本,影印本附于王 海洲、严翰秀著《赵堡太极拳械合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太极拳谱》(王宗岳等著)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



(10)王震川、谭大江著《孤本残卷秘典,隐世历劫重光》,载《武 当》杂志1998年第8、9期



(11)李师融著《王宗岳武禹襄两拳谱之比较与鉴别》,载《武 林)1997年第2期



(12)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 社,1997年版



附:杨禄禅授吴全佑之“张三丰太极拳论”及杨澄甫传之《禄禅 师原文》之影印件,作为核对陈微明所传拳谱的一致性,证据(于次 页) .



* M?使用於 ■!>要文(仍<---



BwSIi原文



一聚M周身板要?集,尤Isfl:串?氯宜鼓谩,神宜内歙,辗使有靛陷虑,辗使在凸凹鹿,暮 便有新?£,.其根在脚,薮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氯,向 < ? - - - ?



前退稷,乃ffi得椽得势,有不褥横福穿虎,身便散乱 >其病必於腰胭求之,上下前篌左右皆 然,凡此行是?,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SIJ有僮,有左即有右,如遗要向上,即寓下就 ,君静物掀起,而加以桂之力,斯其根自新,乃壤之速,而M疑,虎K宜分清楚,一虐有一 Mlis,MAtt此一虚?,周身筒筋K串舞令就亳^1版耳, 艮事者如畏江大海,滔滔不ig也,十三努齐握撰持按探洌肘靠此八卦也,迤步退步左^右盼 中定此五行也,瓶捌精按即乾坤坎雄四正方也,探捅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M退航盼 定即金木泳火土也,



原注云.,此保武富山强三重解遗^,欲天下豪绿延年益W,不徒作技期之末也,



太检拳5丽(兔@施依、C



一聚勤。周身俱要馨?。尤须<串。M宜鼓谩。神宜内歙。辗 使有缺陷a。M使有凸凹虑。辗使有断m^。其根在脚。彝於腿。 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氟。向前退接。 乃得得势。有不得檄得势W。身便散gL。其病必於腿腰求之。上 下而接左右皆然。无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 接。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符物掀起而加以捏之 之力斯其根自新。乃壤之速而辗疑。虚?宜分清楚。一虑自有一 M虚.ncMM^此一虚格号周身第BW串。fe令,^毫^断耳。 是拳者。如是江大海。滔滔不葩也。十三势者。概.,lf,M, 按,标?抑?肘.靠,此八卦也。迤步,退步,左?,右盼,中定, 此五行也。掰,握,掷,按,即乾.,坤,坎,器.,四正方也 探 网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迤退‘鹭盼一定 即金,木,水,火,,土也。(原注云此保武常山?M三丰老?逡^欲天 下豪傣延年益茶不徒作技S之末也)





浏览54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