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论剑


五、练武当内家拳健体长寿|武当论剑





——再释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西方哲人的一句名言。人体的新陈 代谢、物质循环、健康与衰弱、积极与消沉、以及宇宙万物的轮 回、更迭都无一例外于这句格言。人们用运动创造了社会,也 找回了健康。



有许多的体育运动却只是青春的专利。当岁月把人带到 中老年后,人们只能以无比念旧的遗憾心情去回首往日那种 种的精彩场面。而维系他们现在或以后健康的也许只能是那 些散布在广告里的补品。生命在于青春,只在于上帝的赐予, 有人嫉妒地说,特别是年老、残疾或重病的人们。



气(气功的气)的发现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虽然这种对 人体极其重要却无影无踪的东西至今在西方书本中还被称作 神秘物质。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的祖先们都很重视气对健康 的作用。黄帝内经讲过: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要使生命保持 它的活力,内气应该不断循环、运行周身。这也是对生命在于 运动从更高层面上的解释。它忽略了外部简单的肢体动作, 强调气功,用意念去感觉和领会生命的活力。结果是有些人 终日不动,只静坐或打禅,体格却比一般人强多了。



其实每个人体内都有元气,平常人很少去引发、调动它, 就像四肢健全的人疏于活动一样,上天赋予我们的东西被白 白浪费掉了。中医界有句俗话: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里的 正气与武术里的元气、真气大致一个概念,用西医的话来说就 是免疫力。而一旦当元气散乱或郁结,健康必将遭到破坏。



明清时,中国一些武术家把拳术、气功与养生结合在一 起,产生了一门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学问:武当内家拳。



武当内家拳从它诞生之时起,即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玄奥 的学问风行于全国。太极拳是至今流传最广、练习人数最多 的拳术。它集技击、养生于一体,其沉肩坠肘可舒展关节,全 身放松使气血通行,气沉丹田以凝神聚神,心境自然则消缓压 力……在缓慢柔和而放松自如的圆弧中,一些顽固性疾病慢 慢地被康复了。而细细体会这种并非刚强、骡悍的身法,祥和 而不萎弱,气势排山倒海却无压迫感。像江河在奔涌,行云在 闲游,又像泰山在静立。生命、哲理、武技、健康、自然,达到了 一种和谐的统一。这就是气的体现,是人体的真气与思想上 精气的合二为一。



八卦从外形上看起来与太极又不太一样,如蛇穿行于草 木之中,又如龙游于云海之间,身法敏捷、变化莫测、忽东忽 西,手、腰、腿连贯自如。这对肢体灵活性以及腰腿是一个很 好的锻炼。而在这些虚灵、变幻、自然的掌法里,又蕴涵着一 种飘忽不定、随意而动的内气。



打内家拳实质上就是营造一个气场,把内气与外形有机 地结合起来。气为主而形为辅,形以引气,气显之于形。不运 气而有气,不用力而生力,自然质朴的拳法本身就是在练气, 用不着刻意追求体内的气功。武当有句行话:不思而得、忽隐



忽现、而近于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内家拳练出来的气 就比较纯正自然,不像专门的气功一样容易走火入魔。因此 从形意到八卦到太极,都讲究松静自然、气沉丹田、沉肩坠肘、 虚领顶颈等要领。



武当这种由外功引发内动,使内外合一的原理赋予了运 动全新的意义。由这种运动锻炼出来的人无论在身体、技击、 思想上都将是强者。事实上许多武当名家同时也以长寿著 称,八卦高人吕紫剑老前辈如今百岁有余,仍然健在,并称再 活二十年没问题。常练太极拳的老人外部年龄往往比实际年 龄要低,并且心情开朗、体魄健康。



西方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细胞所释放出的能量是有限的。 这也就暗示着每个人的运动总量是有一个限度的,当他(她) 的运动量之和达到或接近这个阶线时,也就宣告了生命尾声 的到来。终身活跃于体坛的人们往往并不长寿,而在各种激 烈的体育锻炼中损伤自己机体或性命的也并不少见。因此如 何去提高运动的质量,使运动与养生达到和谐,这是一个很重 要也极易被忽视的问题。



然而,武当在追求武技的同时早已不经意地解决了它。



因此,练武当内家拳可以健身长寿。





浏览3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