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陛下,余于今日发电上奏之后,尚有与(俄国)皇子En? galitschew上校晤谈一事,不敢遗漏不报。
该上校今日托余之副官禀余,请求接见,并作极为亲信之 密谈。该上校谓余曰:彼甚欲预防一切误会,并为俄、德利益
26 JC德西拳乱笔记
起见,特将俄国政策说明如下:俄皇尼古拉陛下,甚愿驻扎直 隶之俄军,受余节制。倘若当时余曾预定占领北京之举,应由 余自率联军为之,则俄皇对此当特别满意。今因环境之故,竟 由俄国将军(Linewitsch)一人,早期占领,实为俄皇陛下至为不 悦之事,因彼顾念对华邦交关系,故也。当其占领北京之消息 传到(俄国)后,俄皇陛下以为在华政治局面,已经大变,遣送该 皇子到华之举亦已无必要。俄国对于占领北京以后,业已心满 意足,不欲因为要求实行或他种条件之故,再施其他武力压迫。 该皇子以为俄军撤退北京以及直隶之举,虽恰恰在余抵华之日 开始实行,但此事之议决,却早在数礼拜前,今余对此若抱不快 之感,彼极能喻解其意。但彼甚希望余能谅解承认此举之动 机。此外俄国方面,甚愿直隶一省能划入彼之永久的、独有的 势力范围。该皇子以为俄、德两国之间,对于该地势力范围问 题,当不难协商谅解,盖从前彼此曾结条约,以黄河为两国势力 范围之天然界限,故也。至于俄、英之间,则关系大不相同,英 国频年以来不断努力,在直隶省内,建筑铁道,开办矿业,从事 各种贸易,以便培植自己势力。此种情形,将使俄国直到一种 不堪忍耐之境。因此之故,自中国乱事开始以来,俄国即曾特 别努力,将山海关——塘沽一一天津——杨村——北京间之铁 路及其管理(该铁路之内,英国方面,曾投有大宗资本,并位置 大批英人),取入手中。自(俄军)撤退北京以后,译者按,系从8 月31日起,开始撤退。杨村——北京一段之铁路,诚然对于俄国 已无重要意义,但俄国方面无论如何必须将铁路占领,以便和 议之时,已有实物在手,得以凭借,或者竟由和议允许俄国获得 永远占有该路之权。在俄国方面,最引为隐忧者,即英国在山 海关及秦皇岛两处登陆军队之多,大为超过兵站卫戍所必需 之数。
该上校旋复措辞曲折,并屡次声明,彼所奉告者全系亲信之 谈。继而又谓余曰:倘德国方面,对于此种与德不关重要之问 题能抱一种友谊态度,则俄国方面将特别感激不已云云。该上 校于是复用许多甜言蜜语,使余个人亦复依此方针去做。其后 彼更坦白直言,倘若德国对于中国欲施以有力压迫,最好是遣派 大批军队,直向长江流域而进,必能如愿以偿。
当余与该皇子谈话之时,余大半谛听不语,惟告彼曰:吾辈 十日以来所讨论之铁路问题,纯以直隶联军之行军情形为出发 之点。余所注意者,只是联军在冬季之际,得一稳固基础而已。 余对于俄国所欲者曾经特别迁就(而对于英、日、美三国将军之 要求,则设法拒绝),使俄国得有修筑及管理该路之权;但附以下 列条件,即该路须专供联军利益之用,以及该路车辆等物,得在 余所命令修复之杨村一-北京一段中,行驶利用。
该上校既而乞余允彼前赴旅顺,谒见海军提督Alexejew会 谈此项铁路问题,以请该提督之允准;或者此项允准,该提督尚 需先向圣彼得堡一询,亦未可知。该上校更补言曰:陆军中将 Linewitsch诚然为直隶方面俄军之司令,但关于行政事项,则须 受海军提督Alexejew之节制。
余因答该上校曰:余对于往谒海军提督之行,无所反对,但 有一事不可忘者,即吾人条约,业已口头议定,而且在场人员一 方面为Linewitsch将军及该上校自己,他方面为余本人以及余之 参谋长SchwarahohoflF少将、参谋次长Gayl少将、上校Yorck伯 爵。余视该条约,为已经完全议定。至于陆军上将Linewitsch关 于此种问题必受海军提督Alexejew节制之说,实使余至为惊讶, 但此项条约决不能因此再有更改。
该上校旋又谈到英俄关系,并谓余曰:余到北京将与Sir Clande Macdonald相见,彼为仇俄最甚之人。彼之行动常使俄国 受损。又该上校曾于前日在此晤见李鸿章,彼深信李鸿章曾同 时密告俄、英两国,中国军队若见敌军一人踪迹,即将自行撤退 山海关要塞,不复抵抗云云。
浏览8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