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越女 学习击剑技术再教授士兵,当时没有比越女剑更好的剑术了。
《吴越春秋》这个故事说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越女与袁公斗剑0赵 晔以越女和袁公斗剑作对比,而让越女打败了袁公,这是古代哲学“以静制动” 观念的表现。《孙子兵法》说:“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0 ” 拿处女和奔跃的兔子相对比,即是说开始故意示弱,令敌人松懈,不加防备,然 后突然发动闪电攻击,取得胜利,这正是越女高妙的取胜之道。第二是越女与越 王论剑,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剑术之要。所谓“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就是斗剑时
南阳汉画像石《越女舞剑》
046
进退纵横之法。而“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则是描述斗剑时全神贯注、从容不迫, 观变进招的形态,就是看上去好像温柔的处女,一受攻击,立刻便如受到威胁的 猛虎那样,作出迅速强烈的反应。越女的剑法理论是以阴阳消长、虚实互动、攻 防转化、形神并重的辩证法来说明剑术的规律,把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自然辩证法融入剑术理论之中,不仅是后代剑术发展的指南,也是所有兵器战 阵的法则。金庸根据这段记载,创作了武侠小说《越女剑》,将剑道的至高境界, 作了非常深入的刻画与探讨,金庸自述道:在书中所记叙越女综论剑术的言语, 的确是最上乘的武学,恐怕是全世界最古的搏击原理,即使是今日的西洋剑术 和拳击,也未见得能超越她所说的根本原则:内动外静,后发先至;全神贯注,反 应迅捷;变化多端,出敌不意口
后世武侠小说从越女与白猿斗剑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便创造出越女剑法和 猿公剑法。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中写了好几种会武功的白猿,其中有作为女 主角李英琼弟子的袁星,也有业已修成人形的袁化,据说都是猿公的后代。梁羽
金庸《神雕侠侣》插图1
金庸《神雕侠侣》插图2
生《大唐游侠传》中那一脸猴相的精精儿,使的就是猿公剑法。金庸《越女剑》是 以越女故事写的短篇小说,越女阿青轻易地击败了吴国八剑士,范蠡以之为奇, 将阿青接到府邸,终于使越国剑士观摩到了“神剑”的影子……在金庸《射雕英 雄传》中还出现了越女剑术的传人。小说中写古时越国有个美貌少女,剑术精妙 无比。勾践请她教导越兵剑法,终于以此灭了吴国。嘉兴当年是吴越交界之处, 两国用兵,向来以此为战场,这套越女剑法就在此处流传下来。只是越女当日教 给兵卒的剑法旨在上阵决胜,以之斩将刺马颇为有用,但以之与江湖上武术名 家相斗,就嫌不够轻灵翔动。到了唐朝末叶,嘉兴出了一位剑术名家,依据古剑 法要旨而再加创新,于锋锐之中另蕴复杂变化。韩小莹从师父处学得了这路剑 法,虽然造诣未精,但剑招却已颇为不凡,她的外号“越女剑”便由剑法之名而 得。韩小莹教郭靖越女剑法之时提到「枝击白猿”要跃身半空连挽两个剑花,然 后回剑下击。越女剑法轻灵翔动,由此可见一斑。越女剑法招数还有“起凤腾 蛟”,使用时左膝一低,曲肘竖肱,刷的一声,剑尖猛撩上来;“探海斩蛟”,使用时 见敌刀砍到,右足反而绕前避过,回锋下插,径攻敌人下盘;“翻身探果”,使用时 身子拗转,撩向敌臂。
浏览1,17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