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三势述真-太极拳学实践与提高


四、陈鑫以其别出心裁的“缠丝精法”为主论拳。他在《图说》中画一 “太极 拳缠丝精图”说:“吾读诸子太极圆图而悟打太极拳须明缠丝精缠丝者运中气之法 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注82陈鑫又说:“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下缠里 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 其根也。”注83陈鑫的缠丝法多么像手工制造麻雷子、爆竹的方法,如此千丝万缕缠 绕下去其所谓的“阴阳互为其根”又体现在哪里?据查“缠”字的词意是:缠绕、 纠缠、难缠、琐事缠身等,依此法则练功必然会使练功者处于束缚、缠扰的状态, 见其所规划的“人身缠丝正面图”和“人身缠丝背面图”,注84即可了然,此图画犹 如五花大绑,岂有轻松自然之感?至于将“缠丝精法”套用在“阴阳互为其根”的 两仪之理上,也只能成为陈鑫的一个难解之题。相互对照辨认炮捶的传授是令习练 者主观地实施缠丝劲势的动作,而道家太极十三势的传授则是令习练者自然地体现 阴阳转化的动作,何是何非自有公论。|太极十三势述真-太极拳学实践与提高





笔者又在先于陈鑫一个多世纪的王宗岳和比陈鑫年长37岁的武禹襄以及年长 于陈鑫17岁的李亦畲的太极拳经典论述中确认只有“运劲如抽丝”注85的论述,没 有“缠丝”或“缠丝精”更没有“太极拳须明缠丝精……不明此即不明拳”的说



法。反而看到李亦畲在其《太极拳小序》中对河南陈家沟陈姓的一段评价:“太极 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 明者,代不数人疽注86此言佐证着,当时河南陈家沟陈姓很少有人懂得太极之理。





浏览97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