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气功


一、指导思想不同|太极拳与气功





内家讲守己,外家讲制人。



内家以求得自'身的完整、安泰和自由 为宗旨?



外家以克制对方为主,以求战胜对手, 安身立命或称霸群雄。



内家以制人为手段,以守己为目的。



外家以武力为手段,以制人为目的。



故太极拳始终强调“无打人之意思”。内外家指导思想不同, 决定了两大派系在训练途径、方法、形式等许多方面迥异。太极 拳的技击派与外家拳相似之处较多,养生派与气功养生术融和。



(二) 习练途径不同



内家以养先天为主,以养为练。外家以练后天为主,以练为 养。



内家先练内、意,后练外,形,由内及外。



外家先练外,形,后练内,意,甚至不练内,由外及内。



峨嵋拳歌云:“莫叹难,莫叹难,劝尔从里往外练,不在外边 在里边。内里通,一身轻,玄妙天机自然生。”



(三) 呼吸方式不同



内家讲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运用先天的腹式呼吸。



外家讲挺胸昂首,提气,运用后天的肺部呼吸。



内家、外家练至内外合一、刚柔相济阶段,两种呼吸方法可 配合运用。练至人天合一,则由两种呼吸方法再练至皮肤毛孔、穴 窍的体呼吸。这是高层次呼吸的方法,达到了人体小太极与天地 宇宙大太极融合成一体的上乘阶段。



(四) 训练方法不同



内家练习方法要求从整体到局部,太极拳强调松柔、圆活,其 目的是为达到周身活顺、气脉畅通.所谓“一动无有不动,意到 气到形到力到”,即以意领气,以气催形,以形催力。在此基础上, 将周身的完整通过一点或局部表现出来。所谓“一处有一处阴阳, 周身无处不太极”,在接触上做到周身无处不弹簧。



外家练习方法要求从局部到整体。外家讲打,打就要打局部, 一旦周身每个局部都能打,即所谓“挨着便打”。



内家先练防守(盾)功夫,后练进攻(矛)的功夫,最后将 矛盾统一起来。



外家先练进攻(矛)的功夫,后练防守(盾)的功夫,最后 将矛盾统一起来。





浏览52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