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心病
现代社会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 理压力增大,加上膳食结构的改变,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 率逐年增加且具有年轻化趋向,所造成的危害非常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系指冠状动 脉发生器质性和功能性损害,造成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 足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心脏病,其原因绝大部分为冠状 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阻塞血流,进而使心功能受损。
1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将冠心病分为六 大类型
(1)原发性心脏骤停
(2)心绞痛
劳累性心绞痛、初发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少于一个 月;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一个月以上;恶化型 劳累性心绞痛,即病情突然加重。
(3)自发性心绞痛
此病与劳累无关,常休息时发作,疼痛持续时间较 长,程度较重,服药不易缓解。
(4)心肌梗死
恶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
(5)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型
(6)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和某些疾病密 切相关,已知的某些因素中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的称之 为易患因素。
2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1)高血脂
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脂肪酸四种成 分。前两者增高可引起冠心病,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可 以说是罪魁祸首。
(2)吸烟与饮酒
吸烟对心脏的影响是肯定的,并被国内外广泛医学 研究所证实。据分析,吸烟可直接造成冠心病动脉痉挛, 并使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增高,它对冠状动脉的血管壁 和心肌细胞具有毒性和致炎作用。烟雾中的尼古丁可刺 激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心脏的应激性和心痒,引起血管收 缩,血压上升及心律失常,这样易使血栓形成。吸烟者易 于缺氧,心肌供氧量减少,碳氧血红蛋白会导致血管通透 性增加,促使脂蛋白在血管上堆积,引起或加重动脉粥样 硬化。国内外的资料都已证实,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的 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6倍,且每天吸烟量增多,吸烟 时间越长,急性心梗发病率就越高。
长期大量饮酒可影响心肌代谢,导致酒精性心脏病。 所以要避免一次过量饮酒,减少频率。适量的饮酒并不 会造成冠心病的发生,甚至可活血通络、强心,预防冠心 病的发生。
(3)高血压
由于长理处于高血压状态,使血液流出道发生形态 改变,主动减压力增加,主动脉瓣环直径增加或变硬,心 肌缺血,导致左心室明显肥厚和劳损,继而伴随心力衰 竭、心率失常、和脑血管栓塞。
(4)饮食习惯
素来喜食肥甘厚味者,过多地摄入含热量高的食品 和动物脂肪、胆固醇和糖制品食物,使体内的脂肪来不及 代谢,过多的积存使人体重增加,心脏负担也因脂肪人血 而增大,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使是多食植物 油和非动物脂肪及蛋白质,也会因过多的摄入,超过机体 需要而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引起体重增大,引发 冠心病。
(5)精神情志和运动
长期精神高度集中、紧张、思虑过度都属不良的刺 激,可影响心脏。“思则气结”,使机体的气机结滞不畅, 血管通利性降低,在情志精神的困扰下,缺乏必要的体育 活动,心脏得不到良性的刺激,久而久之,心脏的功能受 到影响,可促使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6)年龄和性别
年龄相应地说明内脏功能所处的状况,内脏年龄的 增大是一个很明显的因素。虽然冠心病常在40岁左右 发病,但实际上在青少年时期已开始形成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病变,这个缓慢的变化常产生于身体亚健康状况,并 且因轻微而难以觉察,也引不起重视,长久积累,终致发 病。
(7)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造成多系统的损害,对心脏的损害是其 中一大方面。在糖尿病患者中,、有近2/5伴有冠心病,而 且病情重,预后差。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范 围更广泛,程度也比较严重。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脂肪代 谢紊乱,表现为高血脂症。糖代谢紊乱导致高血糖,同时 又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体内过高的胰岛素水平又促进了 脂肪合成,引起高血脂症,最终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 致冠心病发生。 .
综观以上7种易患因素,其共同的特征是造成了心主 血脉的异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血液成分的异常改变,血 中水分、组织液耗损,使产生高血脂、高血黏,血液变得浓 稠,流动缓慢,进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脉管粥样硬化,弹 性降低,通畅程度减低,通透性减弱.,致使血流易瘀。这种 血中水分、组织液损耗而不足,中医辨为心阴虚。
浏览2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