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科学健身


二、阳面的应用|太极拳与科学健身





图2-46是吴图南先生年轻时的拳架,将太极拳的三 合上下关系体现得很完善。立身中正,左手在前,下配左 脚在前,脚尖向上挑。右手在左手之下,以配右脚沉稳支







图2-46三合上下之关系



撑。左上肢的手、肘、腕配左下肢的胯、膝、脚。右手三节 配右下肢的三节。丝丝合扣,阴阳平衡,不沉不滞。



图2-47是孙禄堂先生演示的孙氏太极拳架。照片 拍摄的一瞬间将太极劲内蓄待发的三合表现出来。左手 内收,下配右脚相合,此时左手可发可引。右手蓄劲,以 和左脚,随时待发。注意手形和脚形的关系是左手内扣, 右脚尖外摆,右手合左脚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样就左上 肢内合右下肢,右上肢内合左下肢,形成蓄劲待发之势。



图2-48是吴图南先生晚年所演练拳架。这个拳势 将太极劲外发时,阴阳缠丝相扣的三合表现出来:左手下 按内扣,左脚内收。右手外放,右脚尖外摆。左脚内扣, 将内劲顺腿而上行,有利于右手的发劲。右脚外摆,给左 手内收留下最大空间。上肢一阴一阳,内劲缠丝而上。









图2-47阴阳相配图






图2-48太极阴阳缠丝劲



左手下按,以制约右手发散太过。右手发散,以制约左手 下沉太过。三合相扣,一身轻灵。



图2 -49是郑悟清先生所演示的赵堡太极拳“单鞭”







图2-49 单鞭



势,先看中轴,两手距离与中轴距离一致,没有一边多一 边少,头顶虚灵,背攻胸空。左边手翘而展,手腕平而不 错,气机顺达;左脚尖外开,与手相对。肘微微下沉,腿微 弯,肘膝相对。右边手是勾手,其右脚即是脚尖内勾。下 肢左弓右箭,与上肢左掌右勾上下相配,左右平衡,立身 中正,一身清灵,身备五弓。将太极拳的种种要求表现得 淋漓尽致。



看太极拳时要把握要点:利用身体的中轴线划分左 右及上下,观察身体的左右上下阴阳是否平衡。阴阳是 要基本平衡的,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至"0



用这种方法来衡量锻炼者的外三合,是相当有效的。 相对有其位,不是绝对;平衡有其量,不是永恒;质能有其 别,不是不变。相对平衡,物质运动发生变化,共存于一 个统一体中。位有上下左右,量有多少轻重,能有盛衰强 弱。正因为太极拳外三合的位、能、量有消长变化,才能 有拳架的千变万化。



太极拳应该是一篇论文,论述太极阴阳升降消长的 一篇论文,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的论文。张三丰在《太极 行功说》中讲到:“练太极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 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极之妙道也”。



所以对太极哲理的认识深浅决定着拳架研究和理解 的精细程度。外三合就是演化阴阳升降消长的原则。



2 .内三合





浏览24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