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研究


一、廉让堂本《太极拳谱》





清李亦畲辑 唐豪考释



前 言



唐豪(1897?1959年),幼家贫,十余岁即失学。苦读之 暇,喜习武术,从德州刘震南老师学六合拳术。唐豪担任上海 尚公小学校长时,即以所学教授学生,着重基木功(腰腿、跌 仆、滚翻动作)的训练,因此所练拳械对练套路,紧凑逼真,当 时上海京剧界武生也都乐于观摩。



' 1927年唐豪曾去日本习政法,对柔道、劈刺亦甚爱好。归 国后积极提倡武术,重实用,去花假,对武术技法,访求各家, 通过实践与比较,以亲身体会其优缺而决定取舍。对武术史尤 好探讨,考订审慎。曾印行《太极拳与内家拳》、《少林武当考》、 《少林拳术秘诀考证》、《戚继光拳经》等十几种著作。



语怪与附会,是当时所谓少林与武当武艺作家专玩的一 套把戏,它含有浓厚的毒素,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唐豪对此作 了大胆的揭发和批判。



唐豪生活朴素,以节余搜购体育史料,在艰苦的岁月里, 坚持撰述。1941年,他仍在上海做律师,因系被认为是左派律 师,汪伪警政部要缉捕他,他得讯后立即匿居友家,经两个月 完成了《少林拳术秘诀考证》。《少林拳术秘诀》是一部体育著 作,也是一部史料,但其中含有散布神奇的思想,假托的史事, 毒素颇为浓厚。唐豪考证此书的目的,除了尊重历史外,还着 重在借此唤起民族革命意识,配合抗日宣传。由于现代印书馆 排字工人在反动派统治时期被捕,唐豪力为辩护保释,因此这 部书稿立即得到该书馆的印行。1957年,唐豪因对此书见解 不同于昔,着手另写。.遗稿尚需整理。



新中国成立后,唐豪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对研究体育更加不遗余力。1955年1月他自华东政法委员会 被调职国家体委研究中国体育史,主编《中囯体育史参考资 料》数集。但,不幸于1959年1月逝世^



关于武术史的遗著,完稿的有《峨嵋考》、《中国民族体育 图籍考》、《中国武艺图籍考》、《廉让堂本太极拳谱考释》等。 《峨嵋考》约数万字,脱稿于1954年冬季,曾以全稿示余。今此 稿不知藏于何人之手。



《廉让堂本太极拳谱考释》的价值,在于恢复了王宗岳、 武禹襄、李亦畲拳论的本来面目,订正了太极拳源流上的臆说 和歪曲部分。积数十年搜集史料,跋涉数千里实地调查,始得 有此成就。



余与唐豪先后从学于刘震南老师,其后复共同练习劈刺 和推手有三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又同学于陈式拳家发科老 师;余对武术史研究的兴趣,受唐豪的诱导与鼓励为多,并有 数十年的友谊,故乐为作序,且在五处做了附考,以纪念唐豪 毕生为武术从事启蒙工作的贡献。



願留馨



1963年9月18日于上海







太极拳独为世人所推崇者何也?细审此谱,可以知之矣。 云:“腹松气敛,心静神舒”,无不合乎养生之道,卫生之理;“虚 领顶劲,气沉丹田,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是将己之重心移 至下部而稳立之理也。“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 则滞”,是己之支点只要一个而杠杆之理也。“气宜鼓荡,神宜 内敛,两手支撑,一气贯串,以意运气,以气运身,一动无有不 动,一静无有不静。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是全身练成 一个气球,使富有弹性且易转动之理也。“不丢不顶,随屈就 伸,沾连粘随,引进落空;左重则右虚;右重则左杳。仰之则弥 高,俯之则弥深”,是利用彼力之惯性,而使失其平衡之理也。 “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曲中求直,蓄而 发后。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则弹性之理,而又动能与势 能之理也。“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彼有力,我亦 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人一挨我,我 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是以柔克刚不 动声色,既合乎科学之理,而又洽乎谦逊之道。由此观之,太极 拳者,系本科学之理练己身,并于谦逊之中胜敌人,精微奥妙 有如此者,其为世人所推崇,岂偶然哉。练之熟,则可以健其 身;练之精,则可以通其神。惟练之熟则甚易,而练之精,则甚 难耳。先伯祖亦畲公,从武太祖舅父禹襄公习此技。先祖启轩 公亦从之学,历数十年。精妙始得,各有著述。先严献南公,先 叔信甫公,均得家传,日日练之,至老不懈。惟我家素以诵读为 业,总未以此问世。然远近知之者,亦大有人在。求拜门下者 甚众。本邑郝和,清河葛福来,均从先伯袓学。南宫马諍波,清 河葛顺成,均从先祖学。光绪戊戌,西林岑旭阶太守,来守此 邦,延先严、先叔授渠诸公子。时福荫年方七龄,亦从学焉。福 荫除受家训外,更受教于师伯郝和。年稍长,求学异地,未能专 心于此,以致无所成就,至以为憾!近年来,习此术者甚众,于 是向吾家讨秘本者有之;向福荫请教益者有之。外间抄本过 多,文字间略有不同,因生疑窦,就吾质正者亦有之。各方求知 之切,窃自欣慰。细检家藏各本,择其详尽者,厘定次第,原文 之中,未敢增改一字,以福荫之功夫未到,不敢妄加解说也。愿 世之好者,悉心研究,发扬而光大,幸甚!幸甚!



永年李福萌叙



1935年1月28日



据1938年戊寅夏节武一如所抄廉让堂石印本,“细检家藏各本”下 脱百四十九字,当出福荫后删。兹据山西《国术体育旬刊》一卷十九期补 录如下细检家藏各本,文字间亦不相同,章篇或此前而彼后,或此多 而彼少,缘先伯祖精求斯技,历四十年,辑本非R—册,著述屡有删改, 外间抄本因时间之不同,自难一致耳。先伯祖最后亲笔工楷手抄共三 本:一交先祖启轩公,现已残缺;一交门人郝和,现存伊子文桂手;先伯 袓自留一本,现存十一叔父逊之公手,此皆完璧也。至于先伯祖屡次自 编原稿,则为十叔父石泉公,十一叔父逊之公所珍藏。”按文桂即郝月 如,李亦畲手抄之一本,现存月如子少如手,其祖郝和,字为桢,孙福全 所著《太极拳学》作“为真”。



唐豪附记





浏览2,4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