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行气,务使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 腰隙”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换虚实须 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 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
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 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净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 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 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 肉臣''也。
此篇郝和藏本辑入武禹襄著作的《打手要言》篇内,郝和藏本是李 亦畲亲笔所写,亦畲又为禹襄弟子,且是甥舅,则此篇之为禹襄作,可谓 不生疑问。今福荫手辑廉让堂本,列入亦畲著作内,盖并未一考。亦畲亲 笔所写现存十一叔父逊之处之一本,兼之福荫晚亦畲两世,不曾亲见亲 闻之故耳。
撒放密诀
擎:擎起彼劲借彼力(中有灵字)。
弓121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
放: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擎、引、松、放四字,有四不能:脚手不随者不能,身法散乱者不能, 一身不成一家者不能,精神不团聚者不能。欲臻此境,须避此病,不然, 虽终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矣。
? 144 ?
郝和藏本无末节,与廉让堂本同列为亦畲自己著作。末节为福荫补 入,其成当在光绪七年之后,故郝和藏本无此节。
唐豪附识
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下图 举一身而言,虽是虚实之大概,究之周身,无一处无虚实,又离 不得此虚实。总要联络不断,以意使气,以气运劲,非身子乱 挪,手足乱换也。虚实即是开合,走架、打手著著留心,愈练愈 精。功弥久,技弥巧尚矣。
左虚右实之图
脚 悬
郝和藏本无此篇。马印书与廉让堂本皆列在亦畲著作内。马印书为 亦畲姨甥,生于1866年(同治五年丙寅),亲见亲闻,为亦畲作无疑。郝 和本无此篇者,出于亦畲后作也。原尚有一“右虚左实之图”,从略。
唐豪 附识
敷字诀解
敷,所谓一言以蔽之也。人有不习此技,而获闻此诀者,无
? 145 -
心而白于余。始而不解,及详味之,乃知敷者,包获周匝,人不 知我,我独知人,气虽尚在自己骨里,而意恰在彼皮里膜外之 间,所谓气未到而意已吞也。妙绝!妙绝!
浏览4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