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全书


一、太极拳总说





太极拳是我国特有的武术项目之一,是一种“内外兼修”的 运动(内主静心养性,外主锻炼体魄);是以柔曲为体,以刚直 为用。非柔曲不能化,非刚直不能用。体用则为以柔克刚,牵 动四两拨千斤的技击方法。练此拳时应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内 外相合,千万不可用拙力。应以意行力,意到力到。



关于太极拳的练法,先父常说:郝为真先生谈练太极拳有 三层意境,初练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 力。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如泅者浮游水中,能自 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 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



太极拳的姿势、动作,都有一定的要领,并各有其意义。兹 摘要介绍如下:



头:头要上顶,但不可用力。下颏自然收敛,头项正直,精 神贯注.全身松开,顶、蹬、伸、缩皆用意.而不用拙力,心 自虚灵。即所谓虚灵顶劲。



n: 口要虚合,舌顶上腭,用鼻呼吸。



胸:胸要含蓄,不可挺出。胸含则气沉丹田。胸挺则气涌 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漂浮,为拳家所忌。胸含则气贴于背,力 由脊发是为真力。以上即所谓含胸拔背。



肩:两肩务要松开,下垂。切忌耸肩,否则气涌于上。



658



肘:两肘要向下松垂,两臂自然弯曲。即所谓曲中求直,蓄



而后发之意



手:五指张开,塌腕,虎口略圆,手心略内含,如抓抱一 圆球之状。



腰:腰必须塌住。因腰是全身动作之枢,力量之源。人之 旋转、进退、虚实变化全靠腰劲贯串。



腿:两腿弯曲,务必分清虚实,即身体重心赛放在一腿上。 如身体重心移于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反之,左腿为 实,右腿为虚。分清虚实为太极拳之要义,运动起来转动轻灵。 否则迈步重滞,易为人所牵动。



呼吸:所谓气沉丹田(脐下三寸处^就是指深长之腹式呼 吸。但切勿用力往下压气,一定要使呼吸纯任自然。



意与力: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是用意不用力。因太极拳要求 用活力,全身要松开,不使分毫拙力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要 求极柔软而极坚刚,极沉重而极灵活。意到力到,运用自如。倘 用拙力则迟滞不灵。力浮于外就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了。何谓 用意不用力,何以活力自生?盖因意之所至气即至,如是气血 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经络,无时停滞。久练则真正内劲 即可产生。



动与静:气功的静坐是静中求动,拳术是动中求静。练拳 时心要静,精神集中,动作才能圆活。



以上分别论述了运动要领。但学者务必注意太极拳是一项 全身性的运动,所练在神。精神为主帅,身体为驱使;精神能 提得起,举动自能轻灵。心意与形体动作协调一致,方能内外 相合为一。练时须注意上下相随,身体各部完整一致。如有一 处动作不整,就会使神气散乱。再者,练拳时要以意行力,相 连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运劲如抽丝”即此意也。




现把这些要点编成n诀如下: 不用拙力意当先。



为便于读者记忆, 太极拳本内家拳, 虚灵顶劲神贯注, 含胸自然能祓背, 练时沉肩又坠肘, 塌腰能起全身力, 两腿弯曲分虚实, 呼吸下沉丹田穴, 上下相随成--体, 动中求静静中动, 切记要点莫遗忘,下颏收回即自然。



为便于读者记忆, 太极拳本内家拳, 虚灵顶劲神贯注, 含胸自然能祓背, 练时沉肩又坠肘, 塌腰能起全身力, 两腿弯曲分虚实, 呼吸下沉丹田穴, 上下相随成--体, 动中求静静中动, 切记要点莫遗忘,



切莫形成“罗锅肩”。



肩耸肘悬不是拳。



腰不塌住灵活难。



太极要义在里边。



纯任自然莫强牵。



动作绵绵永相连。



练时神气务周全。



持久习练益自显。



上编





浏览75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