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全书


一、贯串意:以想全身劲力节节贯串为主的心理活动。|太极拳全书





【具体操作】三节运动,节节而动。实施贯串意,首先要分清 上、中、下三盘;梢、中、根三节及手、肘、肩、胯、膝、足间的 运动关系。凡一动作,或旋转、或进退、或起落,均须明确所动部 位何者先动,何者后动,谁带动谁。从而以意导之,一节带动一 节,依次而动之。在节节贯串中,所有动作,皆以梢节带领,上肢 若动,指动带动掌、腕,掌腕带动小臂,小臂带动大臂;下肢若 动,则是足动带动小腿,小腿带动大腿。其基本规律是:自上而 下,由左及右,由前及后,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如杨式单鞭 式,左掌斜出的同时,斜出左足,手足、肘膝、肩胯齐动;下肢由 足带动小腿,小腿带动大腿,节节而送,缓缓蹬出;上肢由左掌带



#



动小臂,小臂带动大臂及肩,节节而动,缓缓按出,待至掌心吐力 时,内气由左肾上方劲源处发出,自肩,经大臀、时、小臂达于指 尖。内气运行与节节贯串而动的次序恰恰相反,内气传递快似电, 合于意,唯了解即可,吐力时无需体会。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



在气则滞,弄清节节贯串的规律后,即可循而演之,初以想象,以 意导动,久则随心所欲,节节贯串之力即在其中矣。



④ 幵合意:以想胸腰及四肢收放运动为主的心理活动。



【具体操作】开发合收,身肢伸缩。太极拳从起势到收势,整



套架子皆由一开一合组成。开后必合,合后必开;开终即“合”



始,合终即“开”始;开即合,合即开。一般而言,发则为开,收 则为合,攻则为开,守则为合,展则为开,缩则为合;至于技击应 用,开可打人,合亦可伤人。



行功走架中,凡开时,要意想全身各部关节筋骨放长,不仅身 开,心亦开;凡合时,要意想全身各部关节筋骨收缩,不仅身合, 心亦合。开时,内气自下而上发,起于腰眼,往脊骨,聚于背,经 大臂、小臂,形于指尖;合时,内气自上而下收,经小臂、大臂、” 肩、背,收于腰眼。练开合意时,无须体会内气运行感觉,可意想 两膊至背脊部,内有一根富有弹性的猴筋,上端通于指尖心,下端 系于脊骨,开时意想伸展拉长,合时意想收缩变短,行功走架中始 终挣着这两条猴筋开合有致地进行,久则指梢内自有异感。



⑤ 螺旋意:以想四肢及身体弧形旋转运动为主的心理活动。



【具体操作】轴心固定,松紧交替。行功走架中,指、掌、腕\



胯、膝、腰、颈等各部关节,始终处于旋转缠绕绞拉之中。旋转的 方式,多为“内旋”、“外旋”或“左旋”、“右旋”,至于其它形式 无不由此变通。以划圆走弧为外形的螺旋意,意在导引技击粘化 劲,也是培养自身之松弹力。故而在做摞旋意训练中应内含“松”、



“紧”意,还要在局部或整体螺旋运动中,想一个固定轴或一个点,



如躯干的螺旋运动要意想从头顶到会阴有一个垂直轴,手臂的螺旋 —116 —



运动可想在手臂中间有一根轴,或固定肩或腕。以此比喻为抒绳子 或拧螺丝,以拧绳子为最形象贴切。如指、掌、腕、臂的内旋或外 旋,均是围绕轴或点在由“松”变“紧”或由“紧”变“松”中完 成。起点为松,止点力紧,劲意拧得越紧,放松时其反弹力越大。 揣摩螺旋意的关键是在“公转”的同时,体会肢体由松变紧或由紧 变松的“自转”,以此将内劲融注于肌、肤、骨的弹性运动之中。



⑥ 蓄放意:以想通过蓄劲以发力放劲为主的心理活动。



【具体操作】蓄合放开,蓄放循环。蓄势时,要做到内外三合,



意想全身各部关节肌肉适度拉伸,肌肉具有预张力,调整好关节角 度,蓄势若张弓,放劲时,在作开的动作时,全身不仅要有膨胀 意,且要意想内劲发于中,形于外,达于四围。打掌时,内劲发于 腰眼,形于掌,聚于指,突于外。如单鞭击掌时,掌心吐力,可意 想内劲出于外数尺之远;左右分脚时,内劲则由脚尖发于外?,左右 蹬脚时,脚心吐力,可意想内劲由涌穴发于外:搬拦捶、指裆捶、 栽捶等,内劲由指缝突于外,发劲如放箭,内劲出手之后,须加 “收”的意念,即内劲随着合的动作原路返回腰眼,这样蓄放循 环不息。





浏览46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