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胯,也称坐胯,与顶头同是太极拳身法立身中 正的重要规则。从作用上说,顶头与气势和轻灵有关; 塌胯则与沉气、沉劲、化劲、发劲等关系极为密切。
太极拳有圆的意趣,既有圆,必有圆心,圆心就 在腰与小腹一带,是人体的重心所在。练太极拳很重
? 183 ? 视气沉丹田,除了养生的理由之外,在技击上,主要 就在于稳定重心。
为了使重心能自由活动,使对方找不到你的重心, 即“人不知我,才没攻击的目标,首先就得使腰胯灵 活起来,这就是要塌胯的理由了。
从大量的推手实践中,可以认识到,上肢以肩关 节最难灵活,不少人练了很多年,肩关节依然紧张、僵 硬,不松不柔,每易成为对方发劲的靶子。两脚要负 担体重,因而髓关节较肩关节更难灵活。只有靛关节 高度灵活了,腰胯及整体才可能浮沉动荡,左旋右转, 进退随心,这就大大增加了重心的灵活性和安全感。
学太极拳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在于全身肌肉、关 节不容易放松。以松肩、松胯而论,就只有在老老实 实地盘架子中以及良师益友教导切磋中去求松柔的进 步,绝对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除勤学苦练之外,别 无良法。一切对太极拳的改良意图,美其名为“现代 思维”等等,都统统无用,那只能是画虎不成,大帮 倒忙的。
说个看起来比塌胯更简单的例:顶头。拳谱上称 之为虚灵顶劲或顶头悬,即头部正直,神意上顶而又 轻松自然的意思。初学就很易前俯后仰,或左偏右侧, 甚至摇头晃脑,这就是没有顶头。一顶,劲就硬了,甚 ? 184 ?
至重心上浮,两足无根。这时又该去注意松沉,而注 意松沉了,又容易弓腰驼背,头又顶不起来了。于是 又来注意顶头。学习太极拳就这样反反复复,在矛盾 重重,顾此失彼中探索前进。真要做到轻松自然地顶 头悬,比肤浅地只讲外形上的规范化来,不知深刻、困 难了多少倍哩!
顶头虽不易,大家在认识上还是一致的,没有人 说二话。
对于塌胯,在认识上就未必相同了,可以概括为 塌胯有三态:
浏览5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