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技理与训练


一、主弓调节与“空胸实腹”的调节练习|太极拳技理与训练





通过分层放松法的练习,以分解、分层的形式,逐渐掌握松沉 的方法与感觉后,进一步以“以意导体”的主弓调节为动力,配 合意、气的调节,进行完整的“空胸实腹”和“气沉丹田”的调 节练习Q



预备式:与上一练习同。



动作要求:“命门”逐渐后撑,调节张力沿主弓纵向和横向慢 慢延长拉伸,同时,用意从头顶“百会”开始,配合呼气,由上 而下,一次完成三个层次的松沉调节。躯干主弓的调节与“空胸 实腹”的调节,高度协调,也可以说,以“命门”为中心的主弓 调节,带动了 “气沉丹田”的调节,充分体现了 “以体导气”的 要领。



太极拳主弓和“气沉丹田”的调节,均是蕴于内的“内动”, 是体现太极拳内在功夫的关键环节,练习者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 视。



检验方法一:分别将两手置于胸前和下腹处(图7-1-92), 在进行“空胸实腹”的调节时,可以感觉到身体内部的调节变化, 整个躯干上部包括肩、胸、背等部位(脊柱除外),均有向下松塌 的明显感觉,此时,置于胸前的手,应感觉到“含胸”、“空胸” 的调节;同时,置于下腹的手则可以感觉到逐渐充盈的膨胀力。



检验方法二:经过“空胸实腹”和“气沉丹田”的调节,在 “丹田”处的聚合作用,产生了饱满、充盈的压力。可通过外力的 作用,检验“丹田”这一气囊压力保持的程度(图7-1-93)。 要求“丹田”可以承受来自任何方向和强大的阻力,而全身却处 于松沉、呼吸自然的状态。






图 7-1 -92图 7-1 -93



图 7-1 -92



图 7-1 -93



3?“五弓合一”与“丹田四梢”的调节练习



在躯干主弓与“空胸实腹”、“气沉丹田”的调节活动,达到 高度协调一致后,配合主弓与四肢弓的联系调节,将聚合于“丹 田”的“内气”与能量,与四梢贯通起来,使形体和意、气的活 动达到诸身一家、内外合一的境界。



预备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图7-1 -94)。



动作一:先进行躯干主弓与“空胸实腹”、“气沉丹田”的调 节(图 7 — 1—95)。



图 7-1 - 94



图 7-1—95









图 7 ——96






图 7 ——96



动作二:将“命门”为中心的调节张 力,通过躯干主弓延伸至四肢弓,同时, 用意将聚合于“丹田”的“内气”,慢慢 贯通于四梢(“丹田出四梢”),两臂上举 至与肩平,胯、膝微曲贯劲(图7 - 1 - 96)。此时,由“命门”为中心,与五弓 调节产生的弹性张力,与以“丹田”为 源,贯通全身的压力,共同将身体调节成 一个饱满的气囊式弹性体。



动作三:两臂慢慢放松降下,用意将 四梢的“内气”回聚“丹田”(“四梢归 丹田“)(图7-1-97)。



动作一、二、三可重复练习,重点体会“五弓合一”与“丹 田四梢”的调节要领。



检验方法:甲方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乙方置一手于甲方躯干,另 一手置于手臂处,此时,甲方全身还处于放松状态(图7-1-98)。



07-1-97



图7-1 -98









甲方先做主弓和“气沉丹田”的调节,此时,乙方可以感觉 到甲方躯干部分张力与压力的加强,但四肢还未有类似的反应和动 作(图7-1-99)。然后,甲方将躯干主弓和“丹田”的调整力, 慢慢延伸和传递到四肢,手臂上举至与肩平。此时,乙方可以明显 感觉到甲方全身贯通的弹性力和膨胀力(图7-1-100)。



图 7-1 -99图 7-1 -100










图 7-1 -99



图 7-1 -100





浏览55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