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技理与训练


三、“空胸实腹”与“气沉丹田”的调节练习|太极拳技理与训练





“空胸实腹”、“气沉丹田”的调节,与躯干主弓的调节,有着 十分紧密的关系。“命门”后撑所产生的张力,使主弓沿纵向延伸 拔长,使躯干上下连结一气,为胸、腹之间的调节开辟了畅顺的通 道。在躯干主弓做“含胸拔背”的横向延顺调节的同时,用意将 肩带肌群(肩与胸、背肌群)和胸腔,充分放松和下沉,诱导上 半身的“气”往下松沉,胸部就成“空”松状态。在躯干主弓下 部,“命门”后撑和“开胯圆裆”的调节,就像将“丹田”撑开, 让“内气”由上而下沉于“丹田”这一袋子里。此时,“丹田” 会感觉到充盈的鼓胀力,产生“实腹”的感觉,所以“气沉丹田” 是“空胸实腹”调节的结果。郝少如先生在教学生如何“气沉丹 田”时,曾举了一个十分生动、贴切的例子:将躯干看作一枝正 在融化的冰棒,肌肉和“内气”就像溶化的冰,向下松沉聚集于 “丹田”处,同时,脊柱纵向“提顶吊裆”的调节,就像冰棒里的 小木棒一样挺拔。精神要提起来,气要沉下去。



1 .分层放松练习法



预备式:可采用不同的站立姿势(图7-1-84)、(图7- 1 - 85),或者坐姿(图7-1 -86)、(图7-1-87)。两手互叠轻




置于下腹处。“命门”微后撑,主弓沿纵向、横向拉伸调节好。两 眼轻闭,舌头轻抵上颗。全身肌肉放松入静,用意将身体躯干部 分,想象成一个盛满水的大水囊,并按头颈、胸腔和腹腔分成三个 层次(图7-1 -88)。



图 7-1 -85图 7—1—86图 7-1 -87



















图 7-1 -85



图 7—1—86



图 7-1 -87



图 7-1-88动作一:用意从头顶“百会”穴开始,配合和缓细长的呼气, 向下放松头、颈这一层次,将“水位”慢慢降至颈下,使整个头、 颈部空净下来(图7-1-89)。






图 7-1-88



动作二:用意在第二次呼气时(只用 意于呼气部分),从颈下开始,慢慢向下 放松胸腔(包括肩、胸、背)这一层次, “水位”慢慢下降至胸、腹之间,此时,头、 颈和胸腔均处于空松状态(图7 -1 -90)。



动作三:用意于第三次呼气时,从 胸、腹之间开始,向下放松腹腔这一层 次,“水位”继续下降到下腹(盆腔) “丹田”处,产生“实腹”和“气沉丹 田”的感觉(图7-1-91)。



这一练习,可反复进行,使松沉的调 节,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自如。熟练后, 只要意一到,松沉便自然到位。







图77 -90图 7-1 -91









图77 -90



图 7-1 -91





浏览83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