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常识


第四节什么叫做练架子或盘架子?





“先求开展,后求紫凑”的练法对吗?



通常把练太极拳的套路按照一式连一式的顺序往下练訧 叫做练架子,也叫做盘架子,所谓架子也就是架式或姿势的 意思



旧拳论主张“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就是说无论盘架 子或推手,所采取的姿势要先往大里练,然后再往小里练, 才能将技术练好6这对身体健壮的人来说是可行的。开展则 腰腿运动幅度大,紧凑则腰腿运动福度小B但两脚距离太 大,则换步不灵。架子过低,则重心下陷,亦不利前进后進 和虚实变换。如弓步的开展,以两腿一屈一直为度。前弓的 腿,以膝和脚尖成一垂线,则腰可松下,利于转动变化。至 功夫纯熟,再求紧凑,有的拳种要求某些动作由大圈而归于 小圈,由小圈而近于无圈。



“先求开展”的要求,对慢性病患者或体质较弱的练拳 人来说,是不相宜的。姿势练得越大,运动置越大,架子练 得较小,则运动置也较小。任何一种太极拳套路都可以分作 大、中、小三种架子来练9但初学时,必须量力而行,不可 勉强,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强弱选练。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人采 取的姿势要小些,架子要高些。待体力增强后,根据自己的 爱好可以自由选练大、中、小各架,



四、太极拳单个选练 初学者打不完一套的福音



为了广泛开展太极拳,解放后推行了简化太极拳并整理 了各式太扱拳,使广大人民群众收到了显著的健身效果。但 有搜人,特别是工农,由于劳动和生活的特点,常难坚持一 气打完一套太极拳,甚至难于学会一套太极拳。根据这种情 况,我们编了这套太极拳单个动作选练。



根据工农患腰腿痛者较多的持点,我们尽置选了活腰动 作,并且尽董加大了腰部运动的幅度。其次,为了使全身得 到锻炼和勻称的发展,我们采取了左右对称的练法,也注意 了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这套太极拳选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其中 的两三个动作练,或全部练,可单练也可以依次连续练,次 数和速度不限,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在编选时,我们尽可能吸取了各式太极拳的长处,并且 考虑到了太极拳的特点,如动作的虚、实、开、合、起、 落、旋、转,体态上的上虚、下实、中间练法上的正、 缓、元、舒、勻、稳,手法上的棚、捋、挤、按、采、例、 肘、靠等特点 初步试行结果证明,初学者认为好学,有— 定基础的人也认为可练。因为其好学,所以利于普及和坚 持,健身疗病见效也较快。



太极拳选练对身体各部的要求,可参阅本书各題的解答



一、预备势



自然站立,两脚分开,脚尖向前,相距约与肩宽;两膂 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看,稍仃片刻。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 腹,精神集中,全身各关节尽量放松(图1)。



二、起落(撺按)



起捧



两手如捧物状,两臂徐徐向前平举,两腿不动,同时吸 气(图2)。



落按



两手翻转掌心朝下,随同屈膝下蹲缓缓下按,同时呼气。 下蹲的程度可全蹲、半蹲或微蹲,依自己身体情况而定(图3)’。






要点 起蹲时头部要向上微顶,臀部不可后凸,身形犹 如提着的一条索链环环下落和环环提起,下肢的踝、膝、髋 关节节节屈伸,上体要象索链那样保持正直。



三、开合



弓步开合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慢慢全脚踏实,同时左 膝屈,右腿直,成左弓步;两手随同脚的迈出和屈膝向左右 分开并随即向前上方合拢,



手心朝向前内,并配合进行 深吸气(图4, 5)。









2,后坐铒按 右腿屈膝,上体后坐,



左腿伸直,左脚尖上翘抬起 (不抬起亦可),成左虚步



同时两手向下后回按,并配 合深呼气(图6) 4






图6 图7 图8



如此,1、2两动恰好使两手各划一前上后下之斜商。童 复数次后,在1动(图5)时左脚随同两手回按而退回原地。 3, 4同1、2两动,唯左右相反(图7, 8)。重复数次



后,在3动(图7)时右脚随同两手回按而退回原地 要点:吸气宜轻柔,呼气时要注意沉肩束叻



四、立元



棒揲



转体向左方(胸面皆向左方),左脚向左方迈出一步 成左弓步 同时左手掌心斜朝上弧形向前上捧出,右掌掌心 斜朝下按于左肘内方,随同左臂一起伸出 腰身随同两臂伸 出而前拥,两掌斜逋相对而含挤(图9,



将换



左手掌心向下翻,右手掌心向上翻,右腿屈膝,上体后 坐,成左虚步;两手同时向下后划弧捋回(其状如锄地时的 后拉动作),左手至左胯前,右手至右胯前(图11,12) 如此,1、2动作两手各划一立圈,重复数次。






3、4动作与1、2动作相同,唯左右相反(图13—16), 方向由2动(图12)转向后方。



要点 两手翻掌要同时进行,要儆到“掌从口中出,因 手归肋下”,这样转圈才可大而元 前挤身前拥,后捋身后坐 等动作要协调一致。



简易练法,模仿划船双手摇橹动作,要领是手划圈与腰 腿动作要配合得好。




五、平元









弓少栩挤 ,



左腿屈膝成左弓步 同时左臂向左上棚出,掌心钭向上 内 右手在左肘内、左手下随同左臂按出(掌心朝下外八 (图 17)。



后坐回祛



17图18图19腰微向左抒转,左手在拧腰和右腿屈膝后坐带动下向外 后回挂至左肩外上方,在左虚歩(左脚尖上翅)完成时桂手 动作恰好结束。右手仍在左手下方随左臂运转(图18)



17



图18






图19



.拧肢橫将



腰向右拧转,两手随之向右横捋(圈19



弓步前按



胰向左拧转,同时左脚踏实成左弓步,两臂亦同时随胲 拧转掌心朝外按出(图20),



5、 6、7、8 同 1'、2、3、4,唯左右相反。(图 21, 22, 23, 24)






如此左右交替划平元数次。



要点,两臂拧转回旋都是在腰的拧转带动下完成的,宜 傲到“转轴胳膊麻绳腰'“腰似螺丝脚似钻”6




简易练法 做左右交替摇旗动作。在左方摇时左手在 上,右手在下如握旗杆,逆时针摇动o在右方摇时右手在 上,左手在下如握旗杆,順时针摇动。



六、斜元(野马分鬃)



转体两臂文又



右转身,体重右移,成惻右弓步,同时右手掌心朝下, 左手掌心朝上,两臂交叉,右臂在上(图25)



弓步分掌



转身向左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斜向前上划弧,掌心斜向 上,高与眼平,右手斜向右后划弧至右胯旁,掌心朝下,手 指朝前(图26)。



如此1、2重复数次,每次左右手分别各划一斜圈,唯 左手所划圈较太。



4与1、2相同,惟左右相反(图27 , 28),












要点,两臂在腰脊带动下运转,内含采、锏、肘、靠四 劲。



七、搂睞拗步 1.右手将须




右手向下外搂时,左手从下外划弧经身前(偏右)成捋须伏下搂,同时重心向右移,腰向右拧转(图30) 右手自外经胸前(偏左)成捋须状下搂,同时腰向左 转,身体重心亦移向左腿(图 2.左手符须



右手向下外搂时,左手从下外划弧经身前(偏右)成捋



须伏下搂,同时重心向右移,腰向右拧转(图30)






搂膝推聿



左手向左下外搂膝时,同时转身向左方,右手自上经耳 侧向前推掌,此时重心移于左腿成左弓步(图31、32)



左手将烦



转腰向右,童心亦右移,同时右手下外搂,左手经下外 划弧至胸前(偏右)成捋须状(图33)。












右手将领



转腰向左,重心亦左移,同时左手下外搂,右手经下外 划弧在胸前(偏左)成捋须状(图34 )。



接膝推掌



身体转向右方成右弓步,同肘右手搂右膝,左手自外上 经耳侧向前推掌(图35 36)。'









如此左右搂膝推掌各数次。



要点 捋须要与拧腰协调一致,随着捋须动作意气下沉 至小腹。



简易练法:两腿微屈,全身放松,两手轮流捋胡须,从 上向下,但要在腰脊带动下进行。



八、云手



左云手



身体转向左方,成左弓步,同时左手随之经上方(高不 过眉)向左方按出;右手随转身亦经下方(腹前)刘弧向左肩 (图 37、38)。



右云手




身体转向右方,成右弓步,同时右手随之经上方(高不 过眉)向右方按出 左手随转身亦经下方(腹前)划弧向右 肩(图 39、40)。






如此左右运转数次。



要点 两手提,棚、转、按动作,要完全在腰脊带动下 进行。活肩,拧臂,转腰必须协调完整,做到所谓 转轴胳 賻,麻绳腰”、“腰似螺丝,脚似钻'



九、垤脚



蹲身下抱



右脚收至左脚旁,屈膝全蹲(亦可半蹲或稍蹲),同时 两手在身前相抱,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图41



捉滕独立



右腿独立(膝微弯),左腿提藤,脚尖自然下垂,同时两 手成十字交叉抱起(图42 )。



分掌蹬脚



左脚向左前方缓缓蹬出,同时两手自上方向左前右后



分开展平(图43






4、5、6与1、2、3动作相同,唯左右相反。(图44、



45, 46)






如此左右各蹬脚数次。



要点 要做到上虚下实,上下相随,独立腿微屈,站立



稳定;蹬出腿要脚限着力,脚尖上翘《



十、独立 1,右独立 左腿提膝,成右独立式(右膝微屈),同时左手自下经身



前向上捸起,鞏心朝上,右手置于右胯旁,掌心朝下,五指 向前(图47) 2.左径立



左脚落回原地,右腿提膝,成左独立式,同时右手由下 经身前向上撑起,左手由上经身前下落至左胯旁(图48)。 如此左右独立各数次。



要点,独立腿膝微屈,站立要平稳.上掌上撑,下掌同 时下按



~1—、马步卷胺 1.马步推掌



右脚向右横开约三脚长的距离,做马步下蹲 同时左手 自下向身前推掌伸出,右手收至腰间,掌心朝上(图49)






抟腰托掌



腰向右拧转,带动右手向右后伸展(掌心仍朝上),同时 &手翻转掌心朝上,在翻掌时稍稍前伸。此时眼看右手(图 50).







腰微左拧转带动右手自耳旁向前推出(掌心朝前),同时 左手抽回置于腰间,掌心朝上(图51、52),






图50 图51 图52 图52侧面



抟腰托掌



与动作2同,唯左右相反(图53)。



推拿



与动作3同,唯左右相反(图54、49)






图53 图54



如此左右推掌各数次



要点,活腰松肩,腰脊为轴带动手臂动作。 十二、收势



两臂回抱



两臂慢悛向前平举,手心相对如抱球状,同时深吸气 (图 55)。



意沉小腹



两掌轻触胸腹缓缓下按,同时屈膝下蹲,意念亦与手按 下沉,同时深呼气(图56)。



还原



身体自然站直,两臂下垂落于两大腿外侧 <参见图






五、为革命练拳





浏览2,15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