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式预备式
动作与三体式预备式相同 (图 1)。
孙式形意令41孙式形意令412424图2图2图3图3图4图4
孙式形意令41
孙式形意令41
24
24
图2
图2
图3
图3
图4
图4
动作一:同三体式动作一(图2)。
动作二:同三体式动作二(图3)。
动作三:同三体式动作三(图4)。
第三式劈拳右式
动作一:(接上动)左手下落握拳至小腹气海穴处(脐下约一寸五左 右),右手同时握拳,两拳翻为拳心向上,两前臂抱于腹部两侧(图5)。
动作二:(上动不停)左拳拳心向上,贴腹部向上钻,至颌下时外旋向前 钻出,钻至手虎口朝下,小指在上,拳高于鼻平;在左拳钻出的同时,左脚 上前垫步,脚尖外摆约45度;眼看左拳(图6)。
要点:左拳由脐部上钻到口,如同托下颌状往前钻出。拳要握紧,腕部 要有扣劲,拳背和小臂要保持平直;左拳钻出要与左脚垫步同时到位;左臂 伸出不可太直,肘尖要下垂;左肩不可向前;左拳钻出后要和鼻尖相对,高 不过眼,低不过口;左足向前垫步大小因人而异,以再上步时不费力为准; 右拳、右脚不动(脚跟不可提起);裆要内开,身微斜而面正。
图5 图6 图7
动作三:(接上动)右拳拳心向上,贴腹胸外旋(顺时针)上钻,至颌 下时向前钻出,至左手上方时,翻为掌心向下,中指盖于左手食指根上向前 向下坐腕劈出,劈至右手掌高于胸平,食指尖与鼻尖对齐,掌心向前,掌指 向上;左拳在右拳钻出变掌时,亦同时内旋(顺时针)变掌,从右掌下回拉 至小腹处,拇指根紧靠肚脐部位,塌腕,掌指向上,掌心向前;在右拳前钻 的同时,右脚直着向前迈出一步(足跟先着地);眼看右手食指尖(图7)。
第三编孙式形意拳五行拳传统套路动作图解25第三编孙式形意拳五行拳传统套路动作图解25要点:右手前劈、左手回拉与右脚上步要协调,做到手到脚到,整齐如 一。右手前劈时肩不可向前,右手不可先翻,也不可伸至极处再翻,要恰到
第三编孙式形意拳五行拳传统套路动作图解25
第三编孙式形意拳五行拳传统套路动作图解25
时机。进步时身体要掌握平衡,不可先高后低,要有“行如槐虫,起如挑担” 之意。此式完成后成三体式姿势,身体重心在左脚。劈拳左右二式实际也是 三体式的左右二式。
第四式劈拳左式
动作一:(接上动)右手下落握拳,至小腹气海穴处变为拳心向上,左手 同时握拳,随即翻为拳心向上,两前臂抱于腹部两侧(图8)。
动作二:(上动不停)右拳拳心向上,贴腹部向上钻,至颌下时外旋向前 钻出,钻至虎口朝下,小指在上,拳高于鼻平。在右拳钻出的同时,右脚上 前垫步,脚尖外摆约45度。眼看右拳(图9)。
要点:右拳要握紧,腕部要扣住劲,拳背与小臂要保持平直;右拳钻出 要与右脚摆步同时到位;右臂伸出要适度,不可太直,右臂肘尖下垂;右拳 钻出后与鼻尖对齐,高不过眼,低不过口;右足向前摆步大小因人而异,以 再上步时不费力为准;左拳、左脚不动。
图8 图9 图10图8 图9 图10
图8 图9 图10
图8 图9 图10
孙式形意上刷孙式形意上刷
孙式形意上刷
孙式形意上刷
动作三:(接上动)左拳拳心向上,贴腹胸上钻,至颌下时向前钻出,至 右手上方时翻为掌心向下,中指盖于右手食指根上坐腕向前向下劈出,劈至 左手掌高于胸平,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左手食指尖与鼻对齐;在左拳变掌 前劈的同时,右拳亦内旋(逆时针)变掌,从左掌下回拉至小腹处,拇指根 紧靠肚脐部位,塌腕,掌指向上,掌心向前;同时,左脚直着向前迈出一步; 眼看左手食指尖(图10)。
要点:劈拳左式动作要领与右式相同,唯手足动作相反。
劈拳为左右式循环练习,循环次数不限。但须在完成左式后回身。
第五式劈拳回身
(接劈拳左式)
动作一:左脚以脚跟为轴,脚尖翘起里扣(约转动135度角),与右脚成 倒八字步,身体同时向右转。左掌回落握拳,至小腹处翻为拳心向上,右掌 同时握拳,并翻为拳心向上,两拳靠在小腹两旁(图11)。
动作二:上动不停。身体继续右转,右脚以脚掌为轴,脚跟虚起向里扭, 然后向前迈出一步,脚尖外摆,与左足成错综八字步(此时身体方向已由劈 拳左式向右后转180度)。随右脚迈步,右拳拳心向上,贴腹部上钻,至颌下时 外旋向前钻出,钻至虎口朝下,小指在上,拳高于鼻平。眼看右拳(图12)。
图11 图12 图13图11 图12 图13动作三:(接上动)左拳拳心向上,贴腹胸上钻,至颌下时向前钻出,至 右拳上方时翻为掌心向下,坐腕向前向下劈,劈至左掌高于胸平,掌心向前, 掌指向上,左手食指尖与鼻对齐。右拳同时内旋(逆时针)变掌,从左掌下 回拉至小腹处,拇指根紧靠肚脐部位,塌腕,掌指向上,掌心向前。同时, 左脚直着向前迈出一步。眼看左手食指尖(图13)。
图11 图12 图13
图11 图12 图13
要点:回身式除动作一外,其他动作与劈拳左式相同。回身后如继续向 前演练可接劈拳右式,循环次数不限。
浏览4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