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接剑后,两手同时向两侧分开,仍沿原弧线收回身体两边,至两肋处,剑尖向前,左手 成剑指。同时,右脚向后直撤一步,身体重心放在右腿,左脚尖抬起,撤步时,上身要直,不可 后仰。(图3-3)
2 .(甲)、(乙)双龙出水
两手同时向里裹成太阳(手心朝上),向前伸出,剑尖向前,左手成剑指,两臂成自然弯度, 高与心口平,当剑前伸时,左脚向前垫一小步。(图3-4)
图3-3 图3-4图3-3 图3-4
图3-3 图3-4
图3-3 图3-4
3 .(甲)、(乙)鹤子翻身
两臂同时向下向后,再向上,各在体侧翻转,划一圆圈,回到两胯旁,右手剑中阴中阳(立 剑)剑尖向前,左手剑指,手心朝下按住劲,在两手向下翻时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落在左脚前 边,左脚随之跟上,两腿微屈。(图3-5)
4 .(甲)、(乙)单举鼎
右手剑不动,左手极力朝里裹,经胸前向头顶上方直伸,然后翻成手心朝上,如托举重物一 般,臂要直,眼看左手,两腿随左手上举而直立。(图3-6)
图3—5 图3—6图3—5 图3—6
图3—5 图3—6
图3—5 图3—6
5 .(甲).(乙)仙人指路
右脚原地轻震后,左脚提起,脚心贴于右膝内侧,脚面绷直,在左脚提起的同时,右手中阴 中阴(立剑)向右方刺出,剑与右肩平,左手剑指也同时下落至左额前上方,仍指向右,手心向 外,眼看剑尖。接着,右手压腕,剑尖经额前向身体左方刺出,高与肩平;右手剑为老阴式(手
心朝外),同时身体左转并迈出左脚,眼看剑尖;左手剑指在转身时即向身后划去,手心向上。 臂微屈。(图3—7、图3—8)
6 .(甲)、(乙)青龙返首
右手剑向里裹成老阳(手心向外),裹时使剑轻搅,接着稍松剑把,使剑尖向下在身体右侧 划一弧线,靠着身子向后刺去,成中阴中阳(立剑),高与肩平,眼看剑尖,左手剑指在右手剑 向后刺的同时,塌着腕向前推去,手心斜向下,与右臂成一直线,右脚在剑向后刺的同时,向前 迈出,脚尖外摆,两腿成剪子股(歇步)式,重心在右脚,左脚跟提起,脚尖着地,并向里扣着 点。0 3-9)
7 .(甲)、(乙)太公钓鱼
右手向里裹成太阳(手心向上),如甩钓鱼竿状,用腕力向前点去,剑成中阴中阳(立剑), 眼看剑尖,当剑向里裹时,左脚向前迈出、剑甩过去时,右脚同时跟上,两腿也随即直立,左手 剑指在右手剑向前甩的同时,也向后甩去,手心朝上。(图3-10)
8 .(甲)、(乙)青龙抬头
右腕用力下压,稍松剑把,使剑尖上抬,剑尖指向斜上方,同时两腿下蹲,腰要塌住。眼看 剑尖,左手剑指同时回到左胯旁,手心向下按住劲。(图3-11)
9 .(甲)、(乙)单举鼎
右手剑抽回,剑为中阴中阳(立剑),手靠在右胯旁,剑尖指向前方。左手剑指手心向里顺 着身子向上举,举至头顶上方时,将手翻成手心朝上,如托物状,当手心向上托举时,两腿一同 直立,眼随左手上看,在手心翻成向上时,眼即平视前方,以观对方动静。(图3-12)
以下,甲、乙双方交锋,甲(男)上手、乙(女)下手,乙先进击。
I第四章孙氏太极剑传统套路I第四章孙氏太极剑传统套路100100中国太极拳传世经典--孙式太极拳. 剑中国太极拳传世经典--孙式太极拳. 剑图 3-11 图 3-12图 3-11 图 3-12
I第四章孙氏太极剑传统套路
I第四章孙氏太极剑传统套路
100
100
中国太极拳传世经典--孙式太极拳. 剑
中国太极拳传世经典--孙式太极拳. 剑
图 3-11 图 3-12
图 3-11 图 3-12
10 .(乙)跻步黑虎出洞、(甲)青龙献爪,凤凰点头
乙先向甲进击,两手不动,眼看对方,先迈右脚,再迈左脚,左脚落地时继续向前跻跳半 步,右脚再迈向前方成弓步,剑直刺甲胸,身体要直,腰塌住,眼看剑尖,左手落下,扶于右腕 上。(图3-13)甲见乙刺来,右脚后撤,重心在右腿,左腿不动,剑随身往后抽回,剑尖稍高, 腰塌住,右手仍靠于右胯处,左手剑指自头顶下来向前推去,两腿微屈。(图3-13)甲用凤凰点 头式,右手压剑把,使剑尖向身前上方斜着抬起,高与眉齐,剑不停,速向乙腕点去,眼随剑动 看乙腕。(图3-14)
图 3-13 图 3-14
11 .(乙)抽梁换柱、(甲)天边扫月
乙见甲点刺自己手腕,急速两胯后抽,身向后坐,使重心由右腿移向左腿,右脚脚尖抬起, 右手剑在抽胯的同时,也向后抽,抽时剑尖稍低,如划一半椭圆,左手仍扶于右腕上,剑不停, 又随身向前探出,剑尖向前向上如划一弧形。(此上弧形线与原下弧形线连起恰似一椭圆形)向 甲喉部刺出,这时左脚抬起,脚心靠住右膝内上侧,乙向后抽剑是躲避甲点刺己腕之剑,而后再 刺击甲的喉部,甲见乙刺向自己喉部,急用剑向左扫开乙剑,将右手剑向里裹成手心向上,从右 往左划一半圆,截住乙向喉部刺来之剑。(图3-15、图3-16)
图 3-15 图 3-16
浏览3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