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重复训练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8. 1. 1童复训练法的基本原理
1. 重复训练法的基本含义及功能
重复训练法是一种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数据的情 况下,按照既定要求,反复进行练习,练习间的间歇时间能使 肌体基本恢复的训练方法。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功能集中体现 为:通过同一动作或同组动作的多次重复,经过不断强化运动 条件反射的过程,有利于运动员学习、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 通过稳定负荷强度的多次刺激,可使肌体尽快产生较高的机能 适应,有利于发展和提高摔跤运动员的运动素质;通过不同类 型的重复训练,可分别使摔跤运动员的磷酸肌酸系统(ATP - CP)、乳酸能系统(LA)、混合代谢系统(ATP-CP. LA)的供能 能力得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2, 重复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重复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短时重复训练法、中时重 复训练法、长时重复训练法三种类型。其中,短时重复训练法 的特点是每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短,通常在15秒之内,负荷强 度最大,通常以摔跤运动员本人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比赛强 度)为限,间歇时间充分,各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基本相
同。练习的目的是,重点发展摔跤运动员磷酸肌酸系统的供能 ;能力、肌肉收缩的速度和爆发力。中时重复训练法的特点是每 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稍长,通常在1分钟之内,负荷强度与负荷 时间的关系呈负相关性,负荷强度的安排,通常以略低于或等 于摔跤运动员本人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比赛强度)为限,间歇 j时间充分,各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随着练习组数的增多而延 :长。练习的目的是,重点发展摔跤运动员乳酸能系统的供能能 :力,以及乳酸能系统供能状态下的肌肉收缩的速度耐力和力量 i耐力。长时重复训练法的特点是每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长,通 |常在1~5分钟之间,负荷强度与负荷时间的关系呈负相关 I性,负荷强度的安排,通常以略低于或等于摔跤运动员本人所 i能承受的最大强度(比赛强度)为限,间歇时间充分,练习组数 不多。练习的目的是,重点发展摔跤运动员乳酸能代谢系统和 ;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的能力。
8. 1. 2 RL训练法的实政?应用
! i.短时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 短时重复训练法不仅适用于发展摔跤运动员体能因素中的
1动作速度、加速度和最大力量、爆发力素质因子,而且适用于 !提高摔跤运动员技能因素中各种基本技术主要环节构成因素的 :物理强度。实践中,属于摔跤运动短时重复训练法的练习手段 摔j包括:30米起跑、矮子步跑、5米往返移动、抓举杠铃、引体 跤!向上等体能性练习,以及抱摔假人、反抱腰提、夹颈背摔等技 气;能性练习。
巧: 2.中时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中时重复训练法不仅适用于发展摔跤运动员体能因素中乳 酸能供能状态下的耐力素质,而且适用于提高摔跤运动员在该 供能状态下各种基本技术运用的能力。实践中,中时重复训练 ;法的练习手段有很多,如40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抓举 杠铃等体能性练习,以及各种持续1分钟的抱摔假人、反抱腰 提、夹颈背摔等单个或组合技术的技能性练习。
3. 长时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长时重复训练法不仅适用于发展摔跤运动员体能因素中有 氧与无氧混合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素质,而且适用于提高摔 跤运动员在该供能状态下各种基本技术合理运用的能力。实践 中,属于摔跤运动长时重复训练法的练习手段包括:1500米 跑、3分钟跳绳、背人跑等体能性练习,以及各种单个摔跤技 术或若干技术组成的组合技术的技能性练习。
8. 1. 3 M复训练法的应用要求
1. 保持预定的负荷强度
每次(组)练习都要保持预定的负荷强度。强度的确定通常 应以摔跤运动员本人所能承担的最大负荷强度为限,重复组数 的确定,应以摔跤运动员能够按照预定强度进行练习,并不致 使动作出现明显错误为基本条件。
2. 保证充分的间歇时间
由于重复训练法的负荷强度大,因此,为了保证练习质 量,每次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应确保充分,待肌体已基本恢复 时,再进行下次(组)练习。间歇时间一般为练习时间的2~3 倍,心率应降至每分钟100次以下,甚至更低,以便肌体充分 恢复。短时重复训练法的间歇方式应以肌肉按摩为主,中、长 时重复训练法的间歇方式应以肌肉按摩和深度呼吸为主。
3. 提高训练的积极效益
长时重复训练法由于反复练习同一动作或组合动作(技 术),摔跤运动员极易产生单调乏味的情绪,甚至容易导致疲 劳。因此,除应强化训练目的、任务外,还应采用其他训练方 法和手段穿插进行训练,如游戏训练法等。通过提高摔跤运动 员练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运动训练效益的目的。
浏览2,9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