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练尹式八卦掌


五、第二章卦掌的训练步骤|释练尹式八卦掌





■~?、耗功训练法



耗功是传统武术中的一种训练方法。凡保持一定 状态的静止训练均称耗功法。耗功训练要遵循事物的 “静极则动”、“动极则静”的自然规律的要求,使习武者 通过静态的训练达到周身协调、整体运动的目的。



耗功的训练方法基本分做“以静求动”法和“动中 求静”法两种。站桩属典型的“以静求动”训练,而其他 方式则属“以动求静”的训练。不同拳种的训练方法虽 然各有不同,但基本道理都是相同的。下面以尹式八卦 掌的训练为例,从站桩、形体规范、重复练习和微量递 增四个方面的内容加以说明。



(一)站桩



“八卦掌”站桩是传统武术练功的重要方法之一。 古今习武者都重视站桩功夫的训练。各门派武术虽然 站桩的方式不同,但道理却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达 到动静相合。我们经常谈到“武术”二字,其实“武”是指 拳,而拳是技击的归纳,“术”是巧的意思o无可非议,拳 来自于动,巧是动中寓静的生化,动静相合是习武者追 求的目的。在八卦掌的练习中,站桩是达到以静求动、 动而生巧的训练方法。习武者只有在规矩的练习中体 会巧,会用巧才是真巧。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曾这样说 过“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其斯之谓欤”。这句话的 意思是说:凡是给人的方法准则必须有用,如果给的方 法准则不能给人带来益处,这种规矩也就没什么价 值。八卦掌的站桩,就是要在八卦掌的训练中去开发人 体的做功能量。



八卦掌的规矩(方法、准则)是以《周易》的基本原 理和“先后天合一论”为核心,以此指导练习、说明拳理 的。特定的形体及巧法练习,目的在于达到增强人体做 功的能量。所以直观所见动和不动,其实只是现象的不 同。因为动与不动是动中求静,静中寓动的对立统一关 系O八卦掌的掌式、掌法属外练法,站桩属内练法,要做 到动静相合,必须重视站桩的训练。因为站桩是以静求 动的训练法,这种练法动在内是精神,静在外是形象。 外动是空间的掌法变换,只有动中稳,稳中灵方可变化 莫测。习武者要想灵,先求稳,求稳先练静,练静先站 桩。因为静是动的内因,所谓“阳从阴生”,就是这个道 理。站桩的桩法有多种,可任选一式练习,其道理是一 样的。一般地讲练功的方法可分做:健身练法,整稳练 法,求灵练法,攻防搏击练法等几种。不同的练法皆应 从健身着手,逐渐踏入整稳求灵、攻防搏击为一体的训 练。



为达到这一目的而练站桩,静应侧重于先天训练 法,动应侧重于后天训练法。就习武的人来说,人属先 天,拳法属后天。再以练与用来说,先天是体,后天为 用,八卦掌的站桩就是练体(本质),动就是练用(掌法、 手法)效能。动是质的反应,所以我们应把站桩看做是 质的训练。显然质优才能手法高。归根结底还是一句 话,八卦掌的求质就是激发人体做功的能量。站桩注重 一个“松”字,在实际操练中,松是“沉”,沉而紧;紧是收 缩,有收缩就有膨胀,有膨胀才会有弹性力。站桩的放 松是收缩的手段,弹性力是收缩的结果。膨胀是拳术爆 发力的主要来源之一,拳无爆发力怎能谈用?传统武学 所说的“沉气下行,阴极生阳”都是一样的道理。沉气 下行使周身的骨、肉、筋、血充实,充实的弹性力即是 爆发力。



爆发力的产生并非一站即有,略示便会,只有在不 断的练习中方可体会有和无。久练站桩是解决这个问 题的途径,要通过站桩来增强内(肌体)弹性力。内弹性 力虽有,用之不易,其用法就是动中用“桩”。动中用桩 是先天肌体的弹性力与后天身体重量的撞击力(惯性 力)合二为一,通常称为“内外相合”。这种力的特点是 内力圆,外力直,即八卦掌所说的“直中求圆,圆中求 直,直圆相合”。触击之威力是撞击力催走,圆力拔根, 使受力者站立不稳而被击出。



练站桩功夫有和无,只有在练习中体会,方可知功 夫是否已然上身。以下所说便是站桩功夫上身时的感 受。



初练站桩感到稳健舒服,全身没有一处僵硬和松 弛的感觉。进一步再以精神作用刺激周身血、肉、筋松 沉下垂,骨骼感到上顶,这就是松而紧的效果。松沉的 越协调完美,其上顶力感觉越大,久练一念便有此感 受o在此基础上加以特定的心理训练:视周围受敌,随时 都有受击的可能,一旦击之任何一点,肌体犹如充气的 皮球触而反弹。在练法上心理训练应由弱到强,从慢到 突然,日久功深之后,周身如充气的汽车轮胎,石块打, 工具砸,一触即弹。此种感受,就是站桩功夫上身后的感 觉。此感觉如同萌芽出土,待日后功深自然越来越强。



桩功虽有,静式难以直接应用于搏击,桩功的妙用 是在动中使用。正如拳论所说:“动静分清,阴阳相合。” 动静分清是要知道动与不动的先天和后天的关系是什 么。阴阳相合是指虚实刚柔融于一体的应变能力,用招 换式不僵不飘,视形自然活泼,触之即可爆发。动静分 清,阴阳相合是整体形态而发力是肌体与生理机能的 协调,其“功”便是动静的一致性。搏击时彼此相触,先 成桩者是静点,后成桩者是动点。静者稳固,动者重心 不稳,中心不正,导致力上浮。两力相交,静点便将动 点击出。这便是武术家所说的“以静制动”的内容之



* O



由此可见,站桩属内修,用招换式属外用。传统武 术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外相合乃是练武者 之心念。习武者站桩不是目的,仅是一种辅助,能用桩 才是关键。若要明了站桩中的妙处,必须持之以恒,不 断总结,不断完善,方可感悟桩功之妙,铺下登峰造极 的阶石。





浏览34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