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两手交替运转,犹如天上的行云,连绵不断,故名“云手”。 此式以左、右两手在身前各划一圈,作为一次,共做五次。
杨式太极拳老谱有全称为“左右云手”的(见杨澄甫著《太 极拳使用法》第26式);“云”字也有“运” “纭”等异写,但 与本式“云手”动作并无差异。而24式简化太极拳称为“左云 手”,那是指云手运动的方向而言。48式太极拳既有“左云手”, 又有“右云手”,这里的“左” “右”也是指运动方向,即:凡 向左横行的为“左云手”,向右横行的为“右云手”。这与上述 “左右云手”的概念是不尽相同的。36式太极拳继承传统杨式太 极拳的云手动作,只向左横行,不向右横行。
①接上式。以右脚跟为轴,右脚尖稍内扣,然后身体重心 全部移至右腿,左腿微提起,上体向左转,左脚随转体向后 (北)平移至右脚同一条(西、东走向)的横线上,先以左脚尖 着地,继而全脚踏实,重心也随之微向左移动;同时,左臂外 旋和屈肘,左掌翻转,掌心斜朝里,随着转腰之势,自左下向 右上划弧;右臂内旋和微屈肘,右掌翻转,掌心向下,自右上 (西偏北)向下沉落和内收。眼随转体向前平视,眼神兼顾两掌 运转(图160)。
422422图160 图161图160 图161②上动不停。上体继续向左转,重心也渐渐向左移而居中, 下盘裆部圆撑,坐腰落胯,略成大马步;同时,左、右两掌在 右侧(西)方交错而过,左掌斜向上抄起,经右腕内侧向面部 前划弧时,高不过眉;相对地,右掌在右侧经左掌背外侧下按, 至右胯前侧时,右臂外旋,右掌翻转,掌心斜朝里时,指尖斜 向下。眼向前平视,眼神兼顾两手运转,主要关注在上面的一 手(图161 )。
422
422
图160 图161
图160 图161
③上动不停。上体继续微向左转,重心渐渐移向左腿;右脚 跟先提起,再全脚提起,向左侧(东)方横行平移半步,先以右 脚尖着地,继而全脚踏实;上体随之微向右转回,面向正南方, 重心渐渐居中,下盘裆部圆撑,坐腰落胯,两膝微屈,略成小马 步;同时,左掌经面部后,左臂内旋,左肘尖下沉后收,带动左 掌成俯掌向左侧(东)方下按;右臂屈肘,右掌自右向下,经裆 部前向左上方抄起,左、右两掌在左侧(东)方交错而过,右掌 经左腕内侧向面部前划弧时,高不过眉;相对地,左掌经右掌背 外侧下按,至左胯前侧时,左臂外旋,左掌翻转,掌心斜朝里, 指尖斜向下。眼向前平视,眼神兼顾两手运转,主要关注在上面
的一手(图162、图163、图 164 )o
以上动作①②③是云手一 次的全过程,即:以腰为轴, 在上,两手各划立圆一圈;在 下,走横行马步,由大马步变 为小马步。这样依次共做5次 即可。但在衔接动作上,由于 第一次云手是由第二十四式 “野马分鬃”过渡而来,所以, 第二至第五次云手的过渡动作 与第一次略有不同,现以动作 ④的图文说明如下:
图162
④上动不停。身体重心移向右腿,上体微向右转;左腿提 起,左脚跟先离地。同时,左掌随着转腰之势,自左下经裆部前 向右上抄起;右臂内旋,右掌翻转,掌心向下,自右上向右侧 (西)弧形地下按(图165)。继而全脚离地,上体向左转,左脚
图163
图164
423
向左侧(东)方横行平移半步, 先以左脚尖着地,继而全脚踏 实。下接动作②至④(图161~ / ▼
图165即续做第二~第五次云
手)。 手
【要点】
云手5次,虽然也可称5个
分式,但它是5个完全相同而重 复的分式。连续地横着走,这是 云手最大的特点,它是杨式太极 £ ■
拳中惟一的连续横行的拳式。
当两掌划圆圈上下运转时, 图I',
424424无论是掌心向下、向里或向上,划圈都要自然、圆满和匀称,并 须含有搠劲。两臂不可完全伸直,尤其在俯掌下按时要分外注 意。但屈肘时,也不可过度,一般以肘弯不小于90。角最为相 宜。因为伸臂太直和屈肘太过,这两者都会失却搠劲。古人说: “过犹不及。”惟有圆满的动作,才能饱含浑厚的搠劲。当手向上 运转时,要有上抄的意思,并注意不可抬肘、扬肘。手掌经过面 部前时,宜略呈斜形,指尖高与眉齐,而勿高过于眉。云手的两 掌运转,是以“上不过眉,不下过膝”为原则的。过眉,指高于 眉;过膝,指低于膝,这也就是为划圈大体上规定了上限与下 限。当在上一手运至与肩部相对时,其在下一手恰好与另一侧的 胯部相对。两手勿离身体太远,两臂与胸部之间的空隙,是略呈 半月形的,而不是正圆形。两手交替运转,以在上一手为主,在 下一手相随而动,不可散漫或僵滞。眼神随上一手转动,而不可 乱看。
424
424
横行走动时,以腰为轴,, 转腰松胯地渐渐移动重心,而不可 只是摆动两臂,甚至摇晃两肩,而没有腰的转动。《太极拳体用 全诀》说:“云手横行连绵绵,妙用全在转腰际。”如果腰不转
动,那撼手就显得软弱无力了。横行时头要顶、身要正、腰要 松、裆要圆、胯要落。身体重心不可忽高忽低,头与腰都要呈水 平状地移动。
云手的横行马步是大、小二字马步连接而成的。二字马步的 两脚尖应始终指向身体的正前(南)方。小马步的两脚横距,约 为大马步的一半,而不可使两脚横距太小、甚至形成“靠步”。 其实,横行马步是一种步法,而不是步型。它与武术中一般马步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两脚的动作像“翘翘板” 一样:脚提起时, 脚跟要先离地;脚踏下时,脚尖要先着地;当一脚的脚跟一经踏 实,另一脚的脚跟即已离地。就这样此起彼伏,与玩翘翘板极为 相似。
425425初学或表演时,云手以按规定做5次为宜。熟练后,凡属重 复的分式,都可随时间的多少、场地的宽窄、对自己运动量的要 求,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决定多做或少做几次。云手可按单数 3、5、7或9次中自由选择;但无论多做还是少做,在次数上都 必须与前一式“野马分鬃”的重复次数取得一致,否则套路来回 往复线路的长短,就会被打乱。
425
425
浏览1,0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