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接上式。身体继续向左 转,带动右脚以脚跟为轴,脚尖 尽量里扣;同时,两拳变掌,向 西方伸臂探出,使右掌心斜向 外、向下,左掌心斜向里、向 ±o眼向前(西)方平视,眼神 兼顾右掌探出(图112)。
②上动不停。重心全部移向 右腿;左腿屈膝提起,身体继续 向左转;同时,两掌向下沉落, 右掌下按并沉落在右胯旁,左掌 自右胸前向左下,用掌背向左膝 膝面搂去。眼向左前斜方(东南 角)平视,眼神顾及向左下反搂 的左掌(图113)。
③上动不停。身体继续向左 转至面向左前斜方(东南角); 右腿稍屈膝下蹲,左腿向东南角 迈出一步,先以脚跟着地,继而全脚踏实,脚尖指向东南斜方, 左腿前弓,右腿蹬伸,成斜向的左弓步;同时,左掌在反搂过膝 面后,左臂内旋,变左掌为左拳,自下经左后、向上、向右、向 前(东南)上方弧形地环击,约划了半个圆圈,放在左额前上方, 拳眼斜向右下;右臂外旋,右掌弧形向里上提,在小腹前变右掌
为右拳,继续上提至上腹前,拳 心向里,拳眼斜向上,与在上面 的左拳拳眼遥相对应。眼神先顾 及左拳环击,继而两眼向前(东 南)方平视(图114、图115)。
④上动不停。上体向右转侧 约90。,成横裆步,面部也由东 南斜方转向西南斜方;两脚不动; 两拳随上体右转,从东南方移至 西南方(实际上是上体旋转带动 两臂移位所致)。眼向前(西南) 方平视(图116)。
图114图114【要点】 从右打虎势过渡到左打虎势,在提起左腿之前,先要把右脚
图114
图114
— 尖充分内扣。这样提起左腿向左转腰时,就显得自然顺达。
图115图115图116图116— 其余要点,请参看右打虎势。
图115
图115
图116
图116
第三段
第十九式蹬脚
【释名】
艮397艮397用脚跟蹬人,故名。本式全称应为“左右蹬脚”,而其内容依 次包括:(1)右蹬脚;(2)左蹬脚;(3)右拗蹬脚;(4)左 正蹬脚。(3)、(4)又名“十字腿”,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十字 腿的两种形式。傅钟文老师生前说:“十字腿这个动作,原来的 练法是单摆莲。”单摆莲形式的十字腿,与本式"(3)右拗蹬脚” 相似,有所不同的是改蹬右脚为单摆右脚,并以左手拍击外摆的 右脚背。而杨澄甫先生晚年最后修订定型的十字腿,则与右蹬脚 基本相同。所谓“十字腿”,原来主要是指一脚蹬出时,全身肢体 略呈十字形;若单就其腿法一一脚的蹬出而言,则与“蹬脚” 一 式并无多大差别。因此,十字腿又有“十字蹬脚”的别名。
艮
397
艮
397
本式共有四个分式,包括三种类型。
(1 )右蹬脚
①接上式。左脚尖里扣50。?
60。,使两脚尖都指向南偏西方; Q
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在两腿的 , ▼,
中心;瞬间略成马步;同时,左 臂外旋,左拳沉落;右臂内旋, 右拳上提,在须部前方,两拳拳 面相对,拳眼朝里,两拳之间相 距约半横拳;随即两肘下沉,带 动两拳向两侧、向下划弧成拳眼 _
向上,拳心向里。眼向前(南偏 一 ?
西)方平视(图117)。 图117
398398②上动不停。身体重心移向 左腿,右腿提起,右脚尖下垂, 虚点在左脚内侧的地面,成高位 丁虚步;同时,两拳变掌,继续 向下稍沉后,在上腹前合抱,再 向上提至胸前,左掌在里,右掌 在外,两腕相交,掌心向里,指 尖斜向上,成十字手形。眼随两 手合抱转向右前(西)方平视, 眼神兼顾两手合抱(图118)。
398
398
③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全部 移在左腿;右膝尽量上提,提起 时右脚尖向上勾,然后用右脚跟 向右前(西)方蹬出;同时,两 掌上提至头、面部,随即两臂内 旋,两掌向右前、左后分开。眼 向前(西)方平视,眼神兼顾右 掌分出和右脚蹬出(图119)。
浏览3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