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此技术者以强健体魄为要旨宜朝歹从事不可随意作辍。
(2) 宜深体佛门悲悯之怀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以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犯者与违反清规同罪。
(3) 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将事勿得有违抗及傲慢之行为。
(4) 对待侪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
(5) 于挈锡游行之时如与俗家相遇宜以忍辱救世为主旨不可轻显技术。
(6) 凡属少林师法不可逞愤相较但偶尔遭遇未知来历须先以左手作掌上与眉齐如系同派须以右掌照式答之则彼此相知当互为援助以示同道之谊
(7) 饮酒食肉为佛门之大戒宜敬谨遵守不可违犯。盖以酒能夺志肉可昏神也
(8) 女色男风犯之必遭天谴亦为佛门之所难容。凡吾禅宗弟子宜乘为炯戒勿忽。
(9) 凡俗家子弟不可轻以技术相授以免贻害于世违佛氏之本旨。如深知其人性情纯良而又无强悍暴狠之行习者始可一传衣钵。但饮酒淫欲之戒须使其人誓为谨守勿得以一时之兴会而遽信其毕生。此吾宗之第-要义幸勿轻视之也。
68
)戒恃强争胜之心及贪得自夸之习。世之以此自丧其身而兼流毒于人者不知凡几。盖以技击术之于人其关系至为紧要或炫技于一时或务得于富室因之生意外之波澜为禅门之败类贻羞当世取祸俄顷是岂先师创立此术之意也乎。凡在后学宜切记之。
以上戒约因当时遁迹空门者流品甚杂。且自达摩禅师以来世远代烟忘其本旨竟有于广寺巨刹之中盛招门徒传习技术于是递相授受风动一时而纷争搏斗之事遂时有所闻若不严立戒约则劣习流传将为世人所垢病。自此戒约倡立后而缁衣之徒始渐趋于慎重。可见一技之微其创始者本为一时权宜相济之计而不料后世之逐末忘本流弊乃至无穷。此觉远上人所以津津重戒者其功德真无涯量也。
少林拳法自朱明鼎革后至前清顺、康间数十年中有明代天潢贵胄之裔与故老遗民愤宗社之丘墟痛种族之沦亡相与遁入空门互相研习精益求精而少林拳法至是乃臻绝顶为前此所未有。前订之戒约其关系仅属于一身。至是则须推一身以及于祖国乃由张一全(浙江人)重行增订戒约较之当日仅对个人立言者大有区别。此为第二时期之戒约并载于此以资参考
(1) 肄习少林技击术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意朝夕勤修无或稍懈。
(2) 每日晨兴必须至明祖前行礼叩祷而后练习技术至晚归寝时亦如之不得间断。
(3) 少林技术之马步如演习时以退后三步再前进三步名为蹈中宫示不忘祖国之意。
(4) 凡属少林宗派宜至诚亲爱如兄弟手足之互相
69
校助互相砥砺违此者即以反教论罚之。
(5) 凡少林派之演习拳械时宜先举手作礼唯与他家异者他家则左掌而右拳拱手齐眉。吾宗则两手作虎爪式以手背相靠平与胸齐。用示反背胡族心在中图。
(6) 如在游行时遇有必相较量者先举手作上式之礼。倘是同派必须与相和好若系外家(不同派之谓作拳法内家外家之称也)既不如此则相机而动量其技术之深浅以作身躯之防护。非到万不得已时不可轻击其要害。
(7) 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系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唯自己平生之得力专门手法非相习久而相知深者不可轻于相授至吾宗之主旨更宜择人而语切勿忽视
(8)恢复河山之志为吾宗之第一目的倘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澹。倘不知此者谓之少沐外家。
(9) 济危扶倾忍辱度世吾宗既皈依佛门自当仍以慈悲为主不可有逞强凌弱之举。
(10) 尊师重道敬长友爱除贪袪妄戒淫忌狠有
于此而不谨为遵守者当与众共罚之° ,
浏览7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