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是现代体育的一个项目。从目的性看,有别于作为 军事训练科目的“拳击”和作为防身手段的“散打”,它不是 置对手于死命,而是通过竞技磨砺意志,强健体魄,健美身 心,增进友谊;从形式上也不同于古典拳击,它有完善的组 织、完整的规范、完备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医务监督,有助于 人的潜能的全面发挥。
拳击又是对抗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其竞技是在两个人之 间进行的。选手在一个正方形的绳围赛场中,戴着特制的柔 软手套,在规则限制下击打对方或防守。由于职业拳击与业 余拳击性质上的差异,所以二者具体竞赛方式有所不同。例 如:业余拳击赛的比赛时间为3回合,每回合3分钟,中间 休息1分钟(国际业余拳联规定自1997年改为5个回合,每 个回合2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而职业拳击通常要打10? 12个回合。前者主要靠技术得分来评定胜负,而后者多是将 对方击倒,10秒钟内不能恢复比赛即宣告结束。业余拳击赛 用的拳套大而厚,每只重10盎司,约284克,而职业拳击的 手套小且薄得多。业余拳击比赛时,运动员身穿背心、短裤、 软底鞋,并带护头,职业拳手则赤裸上身参赛,头部不着护 具。在级别设置上,业余拳击赛设12个级别,职业拳击赛设, 17个级别。作为对抗性极强的项目,拳手必须经过长期系统 的训练才能参加比赛,而且需要具有优良的技术、充沛的体 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所以,拳击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
拳击还是“艺术化的搏斗”。一个技艺高超的拳手不但出 拳突然、隐蔽、快速有力,而且动作潇洒、姿态优美,给人 以如饮甘醇的美感。如前世界拳王阿里的“舞步”和出神入 化的抛拳,令世人为之倾倒。所以有人赞美拳击运动为“进 击的芭蕾气“艺术化的搏斗气拳击运动不但能全面发展人的 素质,有强烈的示范效应,而且是一项力量、技艺、意志、智 慧的竞技和健美的艺术,可以培育人们崇高的审美观。
拳击仍是有争议的竞赛项目。即使是在最严格的规则下 进行的比赛,拳击也保持着它的“野性”和“蛮力”,因此, 有人把拳击作为残酷和野蛮的代名词。特别是现代职业拳击, 受着商业规律的制约,使比赛的安全缺乏保障,造成大量伤 亡事故,更给拳击运动蒙上阴影。据美国一家权威拳击杂志 统计,仅1981年到1986年全世界就有439名拳手在比赛中 受到致命伤害。正因为如此,国际、国内要求取消拳击运动 的不乏其人。如第五届奥运会的主办国瑞典就曾以“有损人 体健康"为由取消了拳击项目。我国在50年代末暂时停止拳 击运动的开展,也是出于这种担心。但人们也注意到,在当 代发生伤害的场合大多是职业拳击比赛,而业余拳手的伤害 率要低得多。国际业余拳联技术顾问拉什德说过,在世界上 的运动项目中,业余拳击的伤害率仅排在第11位,远比滑雪、 汽车赛、曲棍球、橄榄球、足球和体操低得多。即使在拳击 运动很普及的美国,就1981?1982年度来看,其头部损伤率 也排在滑雪、手球等项目之后列第9位。可见它并非是一项 最危险的运动。但是由于此项运动采取双大格斗的方式,如 果运动员缺乏训练,身体素质不好,没有良好的医务监督和 赛场作风,危险还是相当大的。因此,我们认为,对拳击项 目的争议,不应是谈论保留还是取消,而应是探讨如何健康 开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人民体质,增进同世界各 国人民的友谊,是我们发展体育运动的唯一目的。因此,我 们完全可以摆脱拳击运动商业化的困扰,扬长避短,为现代 拳击运动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浏览1,102次